“無冕之王”林保怡:先鋒敢為,我不會停留在過往
4月14日晚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賽果出爐,當晚最大的高潮是“最佳男主角”獎項的頒發,多少人感到意外,又有多少人替林保怡感到可惜,這顯然是今屆頒獎禮上最百味雜陳的一刻。憑借影片《白日之下》首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林保怡,最大的對手是一位被全世界各種大導垂青、獲獎紀錄滿滿當當的電影界寵兒。與這個獎項擦肩而過,并不是什么難堪的事?!半m然拿不到獎,但是我好開心??吹骄W上很多朋友不停地說可惜,替我改名‘無冕之王’,我是感動和好開心的?!辟惡蠼邮苣隙紛蕵酚浾叩膶TL時,林保怡坦言,作品和角色能收獲如此多的好口碑才是最重要的。
將一個有真實原型、揭露社會殘酷真相的“惡魔”演繹得令人痛恨和不寒而栗,林保怡事前做了細致的觀察和思考。戲份不在多而在精,他會把握每一個機會,在每一個場口下苦功。雖不是學院派出身,林保怡對演戲自有一套獨特的方法論,他崇尚實實在在、不帶夸張的表演,游走于大銀幕與小熒屏之間,學會變通已是他多年形成的習慣。提到上一次在香港和內地掀起如此火爆的輿論關注,要數20年前《金枝欲孽》為他贏得TVB最佳男主角的時候。在電視劇領域早已累積佳作無數,但林保怡形容演員不能只以一招闖江湖,他更樂意“把過去的輝煌像黑板上的字一樣全部擦掉,將自己變成一個新人,從頭學起”。
不甘于在一個地方穩坐一線小生的位置,這些年林保怡一直在折騰、“執生”(隨機應變)、突破舒適帶,與“新浪潮”新思維不停地碰撞。我們的專訪,就從他自我選擇的這條不那么平坦的路講起。
林保怡:把過去的輝煌像黑板上的字一樣全部擦掉,將自己變成一個新人
近年,香港電影涌現出一批新人導演,他們的作品題材源自社會現實,帶著強烈的社會關懷和社會批判,成為香港電影的一股“新浪潮”。由爾冬升監制、簡君晉執導,姜大衛、余香凝、林保怡領銜主演的電影《白日之下》正是在這股浪潮下誕生的佳作之一。它躋身香港2023年度票房前五,豆瓣開分8.2,目前8.0分,以16項提名領跑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終它獲得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
林保怡在片中飾演的殘疾院舍“彩橋之家”院長章劍華一角,完全顛覆了觀眾對他過往在熒屏上的“雅痞男”、職場精英的角色印象,將一個長年虐待院友、性侵女性殘障人士、卻有一套自圓其說的扭曲價值觀的“魔鬼”演繹得入木三分。
這是林保怡第一次演繹絕對的“大反派”。他曾一再向我們強調,他本人有多么憎惡、反感這個院長,卻在演繹當中讓“魔鬼”住進了自己的身體,將壞蛋演繹出豐富的層次和深度。開拍前,他閱讀過大量關于原型人物的資料和新聞,并在導演的引薦下與弱視人士聊天吃飯、體驗生活,從中把人物的細微動作和眼神姿態一一捕捉。當做足功課之后,一切水到渠成,他只需要感受著那個人,投入進去,由自己的心帶領著自己去演?!敖巧M入到自己身體,就自然會帶動我演戲,不用做加加減減的方法?!?/span>
林保怡作為一個“感受派”,用沉浸的方式演繹一個自己討厭的角色,那些日子也有難以名狀的痛苦,“自己有一個好大的心理障礙,我好討厭這個角色,但是我要演好這一個角色。所以每次我都是出出入入、出出入入……一到拍戲,就會進入這個角色,一收工就要立刻走出來,不可以帶回家?!?/span>
這是一部“大女主”的電影,給院長的篇幅并不多,如何讓觀眾對這個角色產生痛恨,并認同演員的演出,唯有靠用心去做。林保怡說,戲份越少,越要抓緊每一個機會,在每一個場口下苦功。為智障女孩小鈴剪指甲、撩耳朵、投喂雪糕,透過一些親密而越界的行為進一步實施他的侵犯之惡,這些小細節都是林保怡自己思考和設計出來的?!氨硌莸臅r候不可以太夸張,實在一點,真真實實地去表演,那觀眾就會看得好真實,也好害怕他?!绷直b輵?,一直崇尚平實和自然流露,好像把現實生活擺到鏡頭前,自然流露出角色所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浮夸造作地演。
在展現“魔鬼”的惡之外,電影也以林保怡角色的個人視角拍了一段戲。在章院長與報社記者凌曉琪對質的一場戲中,他講述了自己從小也因殘疾身份而被父母拋棄的經歷,他理直氣壯地說:“我辛辛苦苦建立一個家給他們(殘障人士)。遺棄他們的不是我,是他們的家人和社會?!闭\然,這是院長在為自己的惡行狡辯,可片中讓老人、殘障人士有瓦遮頭的人,竟是一個天理不容的壞人。這段戲讓很多觀眾莫名心酸,引導我們去思考更為隱蔽的惡是如何產生,也情不自禁想起自己身邊的長者和弱勢群體,更坦白地面對真實的人性,喚起良知的覺醒。這一段讓林保怡的演繹多出了更豐富的層次和表演空間。
曾是“港劇優質男神”的林保怡,早年在TVB霸屏多年,《鑒證實錄》《妙手仁心》《金枝欲孽》《珠光寶氣》《天與地》等經典劇集中,他的角色風格各異,既可囂張跋扈,也可浪漫深情。熒屏上從來不缺“型英帥靚正”的小生,但是演技精湛的演員,需要天分、能力和時間的沉淀。多年前的專訪中,林保怡曾向南都記者解畫自己在TVB何以成為獨特的存在,“本人比較特別,不靚仔,但有自己的Character(個性),三、四十歲的男人可以很有魅力,是一種比較有吸引力的演員?!?/span>
《珠光寶氣》劇照。
但當他演遍TVB劇中的醫生、律師、警察、家族掌門人等各類角色,拿下TVB的小金人,他卻毅然選擇外闖,離開這個本可穩坐一線的溫室。他明白港劇粉絲投射在他身上的期待,但他不能永遠呼應這種期待?!拔覀儜撚幸恍┬赂拍?、新手法,去表達每一個不同的故事。一部作品不止用眼睛來看,還要用腦袋來看。我跟合作的導演表明,我要把自己之前所有的經典角色都忘記,從頭再來。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去演一個立體的人?!边@是他在離巢TVB之后,與一群拍攝手法另類、以文藝感和個性著稱的新生代影人合作了《瑪嘉烈與大衛·綠豆》《嘆息橋》兩部高分港劇時,對南都記者說過的話。事實上,他在表演上的自我進階,也并不是只靠那些高分港劇達成,在他北闖內地影視圈這些年拍下的作品里,那些籍籍無名的配角或綠葉,哪怕將來不會被影迷考據,也完成了他在演員路上的學習與成長。
《嘆息橋》劇照。
《白日之下》是影迷心目中、今時今日的林保怡正應該去演的電影。極具香港現實主義色彩,對人性和社會有深刻同情與反思,角色有多層次的性格和內心表達。這次是林保怡久違小熒屏之后的再度出手,他完全沒有手生之感,依然找回表演巔峰時期的狀態。
作為一個可以被擺上港劇神壇上的人,離開了那些日復一日的三機拍攝而學會的表演技巧,現在的他來到了一個更為敞亮開闊的階段,接受了《白日之下》《毒舌律師》等香港“新浪潮”電影的賦能,這是林保怡下一個全新階段的開啟?!笆菚r候改變一下自己演戲的方法,某年某月某日開始將自己變為一個新人那樣去工作。人家可能不會當你是新人,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可以將黑板上面的字全部擦掉,將所有的光輝、輝煌全部擦掉,你是新人從頭學起?!?/span>
《白日之下》是林保怡第一次提名電影獎項的作品,在他眼中是一個“剛剛的開始”而已,得不得獎都好,前面的路都有無限的可能。影迷的厚愛和替他失落獎項的慨嘆惋惜,正是對他不斷打破自我、創新求變的肯定。在未來的日子,林保怡會以更大的決心與勇氣深耕不一樣的聲色光影。
南都娛樂×林保怡
PART 1
拿不到獎,但聽到大家為我可惜,我反而好開心
南都娛樂:今年金像獎,很多內地觀眾替你覺得好可惜,很多人覺得“最佳男主角”應該是你,對此你有什么要回應?你當時的情緒是怎樣的?
林保怡:我先答你“可惜”兩個字。其實我有看到網上好多朋友不停地說可惜,覺得應該是我。我雖然拿不到獎,但是看到后好開心,首先大家真的有看過《白日之下》才會覺得可惜。
另外就是我當時的情緒。我之前有講過,我是懷著一個見到好多老朋友、見到好多新電影人的心情,參加一個大party。我好開心能過來,這樣就又可以穿得靚靚啦。我好少穿得靚靚的,通常是拍照或者出席一些重要的宴會時,我會尊重那個場合就會穿得靚靚。我平時就好casual(隨意),夏天就真的穿短衫、短褲就出街。我要透過你們多謝這么多位朋友,他們幫我改了些名字,內地有人叫我“無冕之王”,香港有人叫我“民間影帝”。我平時很少上網看東西,都是好朋友發給我看。我看到好感動、好開心。
南都娛樂:對其他四位“最佳男主角”的入圍者,你有什么評價?
林保怡:我不敢評價他們,怎么敢評價人家,哈哈。他們肯定有一定的水準,金像獎才會提名他們。那么多電影報名,最終能入圍五強,我覺得都是好厲害,做得很好。
南都娛樂:院長這個角色是有人物原型的,劇本為這個角色增添了些什么?你自己有沒加入一些獨特的表演設計?
林保怡:一定需要增添。導演給了很多原型人物的資料給我,我又叫電影公司安排了一個弱視的朋友和我見面。但是我覺得不夠,我覺得在戲劇上應該要添加一些身體語言、微動作、微表情,去增添那個角色的立體感以及真實感。我會想好多好多,例如頭的角度,弱視人士看物件或者和人聊天時候的視線,他們的眼光是不集中的。我問了弱視的朋友,他們眼前的你,可能是有著四五個影,他們未必知道哪個是真的,所以一定要聽聲才能知道對方在哪里。但是人會動的,所以他就會四處找,到底哪一個形狀才是那個真人。
還有幫小鈴剪指甲那場戲,劇本里是沒有的。劇本賦予你一些大體上的對白,不會描寫得這么細致,這一定要我自己去想。每個演員會想到不同的演繹方式,我想到的是剪指甲和撩耳朵,這樣會親密點。以及,院長是弱視,他需要很靠近小鈴,自然會聞到小鈴身上的氣味,自然會激發他的性欲,從而做出這些行為。我就是用這樣的邏輯去想這件事,表演的時候也不會太夸張,實在一點去表演,真真實實地去表演,觀眾就會看得好真實,也都好害怕他。
南都娛樂:你在演“院長”這個反派時,有沒有參考過一些其他電影角色?讓這個魔鬼進入你的身體,難度大嗎?
林保怡:我沒參考過其他角色,我也想不到有哪部戲,我都是自己想的而已。我和那位弱視朋友吃過午飯和聊天后,兩三個小時大概已經心里有數,在他身上我“拿”了好多東西。難度其實不大,如果你事前做足功課的話,你進入一個角色是完全不難的,沒去深入了解而去演的話就會難。因為那個角色進入到自己的身體之后,就自然會帶動我演戲。
南都娛樂:很多演員演反派到最后會同情理解那個角色,但你始終很反感是嗎?你在演之前和演完之后對院長這個角色的觀感有沒變過?
林保怡:我演的時候自己有一個好大的心理障礙。我好討厭這個角色,但是我要演好這一個角色,所以每次我都是出出入入,一去到拍戲,我就會進入這個角色,一收工我就立刻走出來,不可以帶回家。
我演前和演后對這個角色觀感沒什么變化。我每次都不會看回放,我大概知道出來是什么樣的效果,只不過要遵循導演的要求,他不OK的話,就需要改善,改善之后再演一遍。我覺得沒人會喜歡這個院長,我不會特意加些東西,我不太喜歡過度改劇本,我是照著劇本去演的。
南都娛樂:這個反派的價值觀是挺扭曲的,但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面,邏輯又好像是成立的。他傷害了別人同時,又確實比一般人關心院友。你覺得他是這個世界“必要的惡”嗎?
林保怡:其實沒有壞人覺得自己是壞人的,都是被人抓了之后才意識到自己做了壞事。但他不是“必要之惡”,如果《白日之下》院長沒有性侵小鈴這一場戲的話,這個院長也是一個好可憐的人。只不過因為他做了這一件事,才是魔鬼,這么受人痛恨。你要做到被人痛恨或者讓觀眾見到你都會不寒而栗的話,每一場戲都要思考。有人說院長的戲份很少,但戲份多與少不是重點,對于我來講,如果戲份少的話是更加困難的,我反而要更加把握每一個機會去告訴觀眾:這個人是魔鬼。正因為戲份少,我就更加要在每一場戲下一些苦功。
南都娛樂:這個角色會不會成為你演戲生涯一個很特別、很有代表性的角色?這個角色對你演藝生涯的意義是什么?
林保怡:不算代表性,我是第一次提名電影獎項,剛剛開始而已,還有好多好戲給你們看的。對我來說,我也沒有什么演藝生涯的概念,我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大明星,演員都是一份職業而已。只不過是遇到了一個機遇,如果沒有古天樂投資,就不會有《白日之下》,我也不會演到院長這個角色,我是很幸運的。我想不到自己能獲得提名,得不得獎都是抱著平常心。
PART 2
順時而為,是時候改變就要改變
南都娛樂:你說過自己沒接受過演戲的培訓,但你又有自己一套演戲的方法論,你演戲的方法是如何一點點形成的?
林保怡:我在香港出生,(我對演戲的感知)由我的音樂以及我看的電影開始。我小時候,每一個星期爸爸會帶我看一套電影,有外國片、也有邵氏阿John哥(姜大衛)那些戲,比如《十三太?!?。我有和John哥講小時候他是我的偶像。我小時候就開始接觸很多戲劇,你不會覺得他們是演員、是在演戲,他們很真實,真的讓你覺得角色死了、好慘啊,小時候我真的這么想。長大了之后,自己有機會去投身拍戲。那時候發現他們遵循的那一套,是電視臺的“三機操作”(采用固定的三個機位拍攝,運動鏡頭少)。有時候你要遷就鏡頭,就需要學習那個技巧,然后去運用。如果不用這套技巧,你不可能完成每一日的工作量。隨后又發現除了電視臺,還有另外一種表演方式,就是我小時候看過的那種(更真實的)方式。當攝影機在我后面,我未必會刻意轉過身去遷就鏡頭,于是我又嘗試了一下(這種拍法)。慢慢的,我覺得要順時而為,是時候改變就要改變。某年某月某日開始,我將自己變成一個新人那樣去工作。我不要把自己當成是什么“帝”、得過什么獎,我不要理會那些東西,我就當自己是新人。盡管你說自己是新人沒用,人家不會當你是新人,但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將自己黑板上面的字全部擦掉,將所有的輝煌全部擦掉,你像新人一樣從頭學起。
南都娛樂:對你來講,演電視劇和演電影,你有刻意去區分演法嗎?
林保怡:我要看監制和導演,還有看環境。你不可能以一招出去闖江湖,做演員要看攝影師的鏡頭運動,看導演想要的是什么,看對手行不行,看道具,我們叫“執生”(隨機應變)。其實我都習慣了,在TVB“執生”了這么多年,現在這些已經裝進袋子里了,那就看當下需要什么就拿出來。我希望每一部戲都是以最真實的一個角色去和觀眾見面,例如《白日之下》,觀眾可能真的沒見過我這樣,我自己都沒見過自己這樣,哈哈。我第一次看都覺得:“哇噢,OK,原來是這樣”,挺別致的。
南都娛樂:2011年之后,你北上發展過幾年,演的很多角色都是配角或客串。你覺得北上那幾年有沒有獲得哪些在香港時沒有給你的收獲?
林保怡:我認識了好多朋友,在內地的影視劇組里,知道了他們大概的運作。因為你北闖的時候,真的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帶,你不能要求每一部戲自己都是主角,那個時候我是大小通吃,什么都做的。我不會介意有多少天戲或者戲份這么少,這都不重要,我照做。我想了解多些他們的幕前幕后是怎樣運作的。了解之后,我可以平衡到,我又學習到一些東西。其實我們演員很被動,不是我要拍戲就有戲給你拍,有人找你才行。所以做演員是有一點運氣,有一部好的電影找你的時候,你又剛好接了,就好像沖浪那樣,剛好乘著一個好浪。
南都娛樂:你覺得內地的影視制作和香港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當年在TVB學到的一些“執生”技巧,在北上時用上了嗎?
林保怡:演員的演戲方法是很不同的。我有好多內地的演員朋友,他們有一套講對白的節奏,有一套在鏡頭前走位的方法,我要去適應他們,不能叫他們適應我。我學習完他們的東西之后,我到時候也可以運用。我們現在還有聯絡,有好多朋友,有些在上海,有些在北京。TVB的“執生”技巧,北上時都用得到。這其實就像練武,你在這里練下武,然后又到另一個地方練下武。每到一個地方,每一部戲你都能學到東西。
南都娛樂:近幾年,香港出現了一批新導演,他們的作品有很強烈的社會批判色彩。很多人認為香港電影出現了“新浪潮”,你如何看待這批新人作品?有沒有你特別喜歡的作品?
林保怡:其實一直以來都有新導演出現,那些副導演一直跟著大導演10年、20年之后,他們開始出來自己創作,好多都是這樣的。我記得香港電影有一個“鮮浪潮”,“鮮浪潮”之后就有一群新朋友出來拍戲,他們什么題材都有涉獵,不一定是批判的。
我通常好忙,忙著自己的事情時好少出去戲院看戲。不過我有留意到這一批導演,例如陳健朗的《手卷煙》。陳健朗是一個挺好的、思維活躍的新導演,希望他可以好好發揮??!他曾經和我一起合作過《嘆息橋》,他演那個年輕人。
PART 3
當導演?可能會再試一下;音樂,從沒放棄過
南都娛樂:還有哪些你很想嘗試、但未有機會演的角色?
林保怡:哇,太多了!如果說電影,我現在才剛剛第一次提名,剛剛開始。我喜歡一些比較戲劇式的作品,尤其是內心戲深沉一些的戲,不是只靠講對白、講完就講故事的戲。我喜歡的戲有些可能無臺詞,但觀眾知道那個演員在想什么、做什么。人物和“古仔”(故事)都很重要,是在說古天樂嗎?哈哈?。ㄗⅲ夯浾Z里“古仔”是故事的意思,而古天樂的昵稱也是“古仔”。)
南都娛樂: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導演一部電影?
林保怡:我之前有,不過現在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要制作、導演一部戲是好吃力的。我怕我發脾氣,我不喜歡自己發脾氣,所以還是算了吧,讓人家來導。做幕后要開很多會,整天開這個會那個會,我做《嘆息橋》監制時就開了好多會。我覺得當演員會好一些。但是如果遇到好的劇本時,都會再試一下(當導演)。有好多好多劇本,但要有老板投才行?!栋兹罩隆芬徊窟@么好的電影,就差點沒有老板投,古天樂的眼光真是很厲害!
南都娛樂:有沒可能再推出新的音樂作品?
林保怡:你這個問題我其實好想答的。我沒離開過音樂,我想大家記得我出過碟(音樂專輯),我又夾過band(組樂隊),我一直好想做這件事。但是我自己創作的那些歌,比較不那么偏流行曲,所以我只是自己玩下就算。但是我好希望,看到有些人拿著木吉他那樣彈著彈著,挺過癮的。我也可以的,我會這樣想一想。我希望有一天我有機會,我從來沒放棄過(音樂)。
南都娛樂:你覺得自己的音樂比較偏先鋒對嗎?
林保怡:我是好先鋒的,我不會停留在過往。我很喜歡新導演、新劇本,和新人一齊做,創作思維要新?,F在已經是2024年,時間過得好快,我們現在應該要想著2026年的東西,我們真是要天天向上,向著未來發展。
南都娛樂:電視劇、電影和音樂,哪一個是你的真愛?
林保怡:三個都要行不行?拍電視劇和電影是一樣的,主要是你能遇到一些合適的劇本、好的對手、好的導演、好的監制。但是唱歌就好過癮,你可以藏匿在家中作曲,作好了之后就給別人聽。但是電視劇和電影就不行,需要一個團隊來運作,好好的合作才可以。
南都娛樂:你覺得現在的自己,跟TVB時代的自己有什么變化?有什么不一樣的味道?
林保怡:男人味更加重,哈哈,因為老了。在演戲方面,我對自己的調整好大,我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比較深入的、層次豐富的角色演給大家看。我很有信心演得到、做得到。
網絡編輯: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