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中國前進的腳步聲——從三個點的十年變遷看轉型中的中國

黑格爾說過:“密納發的貓頭鷹要到黃昏才能起飛?!币馑际钦f,對于一個重大的社會變革過程,要等到這個過程接近完成的時候,人們才能真正認識這場變革。白鹿鎮向何處去?小常莊向何處去?成功路向何處去?中國向何處去?我們還要在繼續觀察中尋找答案

 

無數像小常莊一樣普通的村落該何去何從,我們仍在觀察中尋找答案

經濟發展
    近10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國內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84402.3億元增長到2006年183867億元,后者相當于前者的2.18倍。三個點的報道對這個枯燥的數字有著生動而具體的詮釋。
    川西彭州白鹿小鎮1998年只有一條200米長的街道。到了2002年,“一進小鎮,河邊一排嶄新的小洋樓映入眼底。從此,白鹿鎮有了第二條街?!钡?003年,“新街上又矗立起一座座嶄新漂亮的住宅樓?!?005年,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項目開發正式啟動,每天20分鐘一班的空調中巴從彭州市發往白鹿鎮。2006年,新的一條公路正在規劃之中,這將縮短到成都的距離,白鹿鎮的經濟模式正在從資源型向生態旅游業轉變。人們期待著美好的前景,也在經歷轉型的陣痛與迷惘。
    和臺灣隔海相望的晉江市安海鎮成功西路,原是一條不足4米寬的石板路,1998年是6米寬的水泥路。2004年拓寬改造,成功路面貌一新。2006年,成功路已經發展為一條繁華的商業街。2006年安海鎮第四輪總體規劃修編出爐并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將安海規劃確定為晉江中西部發展中心、現代化工貿城鎮、歷史文化名鎮。成功路所在的安海鎮工商稅年年大幅度增長,1998年只有1.26億元,1999年達1.58億,2001年為2.3億,2006年為6億元,稅收的增長反映了經濟的發展。
    1998年,河南唐河縣小常莊,狗、豬、牛、雞、鵝滿地跑著,街道上滿是它們的糞便。2001年小常莊沿312國道一年之間聳立起一片樓房。2001年,村子里已經有200多部電話。前一年全村的電話才100部。2004年,工業區就要成型了,與小常莊相伴多年的312國道如一條重要的血管般活絡起來。2005年對小常莊抽樣調查顯示:認為自家生活在過去一年中“比前一年稍好”的,占了被調查者中的60%;認為“幾乎沒有變化”的占20%;“比前一年好很多”和“比前一年稍差”的,各占10%。小常莊的發展與公路密切相關。最近十年,中國公路總長度增長了兩倍,躍升為世界第二,不僅貫通全國,也使更多的“小常莊”改變面貌。
    經濟學家們在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時,每每在講到經濟發展成績之后,還要講一句“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還存在”。三個觀察點的報道具體解讀了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
    白鹿鎮原來的經濟支柱有兩個,一是小煤窯,二是黃連。1998年,全鄉共有近20個小煤窯,剩余勞動力基本上都轉到了小煤窯上面。1999開雜貨店的朱老板說:“經濟不景氣,生意蕭條?!苯洕痪皻獾脑蚴且驗榈归]了幾個小煤窯。2002年,15個小煤窯要關5個。2004年,一起礦難,給鎮上造成了20多人的死傷。
    白鹿鎮旁邊的上環山適宜于種黃連。1998年,黃連每斤40元,不少人就賺了錢,1999年,黃連價陡然漲到90-100元,“黃連老板夢里都笑醒了”。2000年,隨著每公斤黃連價格飆升至200多元,白鹿鎮出現了村村種黃連的局面。2001年黃連價格開始下降。2004年,黃連的價格從上年的七八十元一斤降到了二三十元一斤。在2005年陰冷的寒冬,白鹿鎮人感受著黃連跌價和煤礦關閉帶來的蕭條。60歲的屠夫馮全民說:“黃連達到最高價200元一公斤時,我一天就賣完3頭豬,連自己都嚇了一跳??涩F在呢?唉!”
    農業一靠老天,二靠市場,三靠政策。這三者都有不穩定因素。1999年夏天河南大旱,小常莊的莊稼收成不到往年的50%,很多農田絕產。70多歲的農民常全國與老伴就只好到附近各村乞討為生。小常莊是1998年前宣布進入小康的,2000年新任支書常金山說,只是在數字上編成“小康村”而已,實際上并沒有達到。2001年,整整四年來,干旱的土地把小常莊人弄得很糟心,他們花費在土地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小常莊人、尤其是年輕人表現出了對土地的厭惡和失望。2005年,生產資料漲價,農產品降價。2005年,河南省全面免除農業稅,“其政治意義遠大于經濟意義”。分散的小農經濟,在市場面前仍顯得步履蹣跚。


生活方式
    人們的生活方式是經濟、政治、文化、習俗、地理特征等多種因素經過長期冶煉而成的。所以一個地區、一個群體的生活方式有相當強的穩定性。然而,改革大潮的沖擊卻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過,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人們既傳統又現代,既開放又保守,既追求時髦,又墨守成規。
    坐茶館是四川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然而,1998年,白鹿鎮上新開的啤酒樂園把全鎮上的五六家茶館全打敗了。當然,茶館還繼續存在,年輕人更看重啤酒樂園了。理發店大多變成了美容店。到了”趕場“的日子,美容店會迎來山上的農婦。她們背著背簍走進美容店,等背著背簍走出去的時候,濕漉漉的頭發已經打成了卷。鎮上有一個小教堂,每到星期天,用四川話唱贊美詩的人塞滿可容納300人的教堂。1998年12月20日,天氣陰冷,教堂的風琴聲與歌聲卻提醒人們他們正在準備平安夜彌撒。全鄉大概有1000名天主信徒。
    1999年,記者在調查的三天內,除了自己外,沒有看到有人在街上使用手機。2001年,在山上手機信號不通,聰明的村民用起了子母機,到地里干活帶上子機,就相當于帶上了全球通。2004年關溝村的黨支部書記袁書學會了通過QQ跟外界聯系,也有白鹿鎮人開始用QQ向重慶網友詢問黃連在那邊的價格。2004年,白鹿鎮上已有兩家網吧開業,年輕人通過互聯網,發現了另一個奇妙的世界。
    2000年,東部小鎮成功路上有了健身熱潮,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從健身中心傳出。修理自行車的顏呈迎老伯認為有些滑稽,“到街上跑上幾公里不就得了,何苦花錢受這個罪?!?002年,現代豪華的”未來世界“迪吧吸引了許多成功路上的時尚男女。鋼管舞表演的熱浪一陣高過一陣,衣著稀少的女郎與鋼管的每一次熱切接觸都引致臺下無數手臂的瘋狂吶喊。
    小常莊卻沒有城鎮的繁華,農閑時期,各個村子都變得空蕩冷清,青年人都去南方打工,等到次年5月農忙時再回來。半年多的時間,最少能帶兩三千元回來。青年人走了,只剩下老人孩子,在小常莊,這種冷清是明顯的,正午時分,村里一片寂靜。2000年12月,記者在小常莊兩天時間,村子里無非是老樹一樣在一個角落一站就是半天的老人,滿村亂跑鬧得雞飛狗跳的頑童,以及做好了飯張羅孩子吃飯的老年婦女。
    在美容店、互聯網、迪吧風行的時候,婚喪嫁娶的風俗和禮儀幾乎沒有變化,但花費卻是大大提高了。小常莊在幾年前就已經提倡火葬,但推進的速度一直很慢。白鹿鎮酒廠老板的父親過世,一支龐大的送殯隊伍慢慢穿過小街,一條200米的街道竟然走了1個多小時。在成功路上,葬前葬后,家屬們要請來軍樂隊、道士、和尚、宗祠里的人,一路奏樂在街上游行,包括親戚朋友,人數可至上千。孝子跪在路口,看著游行隊伍直到最后,火葬后將骨灰放在寺廟的”安樂宮“里。
    在白鹿鎮和成功路,“集市比從前規范和熱鬧,卻少了散慢和悠閑。人們行色匆匆?!笔袌鼋洕谷藗兗涌炝松罟澴?。忙碌可以增加財富,但失去了閑暇這一種重要財富。田園詩般的生活在市場競爭中消失,昔日的散漫和悠閑今后只能在回憶中擁有。


人物命運
    經濟學家所說的發展是指經濟指標的增長,投入與產出比例的變動,而社會學家眼里的發展,是考察人們對自己的生活機遇和生活動機是怎樣理解的,從而了解人們對眼前到來的“發展機遇”如何做出反應。由于不同的人閱歷不同、眼界不同,所得到的信息量不同,在同樣的機遇情況下,各人做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因此每個人的命運也不一樣。這三個點的報道寫了不少人物,這些人物的命運起伏和社會變遷密切相關。
    在白鹿鎮十字路口私人雜貨店的朱老板的命運是與改革相關的。他原來在一家集體企業上班,1992年這家企業垮了,他自謀出路在白鹿鎮的十字路口開了一家雜貨鋪。在十字路口原來有一家供銷社商場,和雜貨店對門。1998年,鎮上最大的仍是街對面供銷社的商店,朱老板的生意顯然不如供銷社。然而,1999年底記者到白鹿鎮時,十字路口上巨大醒目的“供銷社商場”幾個紅色大字都已不見蹤影。供銷社商場倒閉了。原來的商場被分割成六七個小鋪子,租給一些經營者。和這些小的經營者相比,朱老板的社會地位顯然是上升了,而他地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集體經濟無法維持,私有經濟的地位上升。
    東部小鎮成功路上的商人們,也是隨著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狀況而沉浮。蔡燕真15歲隨父母在石獅市做餐飲,1999年24歲的她嫁到成功路開了一家“老牌牛肉火鍋店”,由于稅費太多,加上生意不景氣,2002年終于關門,忙了兩年,算下來虧了有3萬多元,但蔡燕真不氣餒,她說,“人不可能總是失敗,下一次我就不會失敗了”,她選擇做保險為新的職業以后,“她整個人又煥發了活力”。加入這行6個多月,蔡燕真總共做了近30單,壽險和產險都做。但是這行難做,她抱怨說有人給回扣,搞惡性競爭,有好幾個單子被人搶了去。做保險只能做熟人,做完自家人做親戚,做完親戚再做朋友,等一圈朋友都做完了,也就無人可做了。
    3個月沒有客戶就得走人,她深感保險業競爭“殘酷”。2004年年底,蔡燕真在經歷了火鍋店和保險代理人的失敗之后,又在成功路頭上開排檔,畢竟有了更多的經驗,她的牛肉火鍋很快引來了不少回頭客。生意好的光景,蔡燕真每天要賣掉五六十斤牛肉,有的時候要到凌晨四點才能收攤。除了臺風登陸的那幾天,蔡燕真風雨無阻地保持著每天出攤的記錄。市場經濟正是像千百萬個蔡燕真這樣的人推動的。他們的拼搏,他們的成功與失敗,造就了國民經濟的繁榮。
    中原大地小常莊農民的境遇和東西部的兩個點又有不同。報道說:“連續幾年來,小常莊的土地翻來覆去地調整著結構。1998年的唐酥梨,現在碩果僅存在幾戶人家;1999年的雙孢菇,失敗了;2000年,上面又讓種辣椒,盡管遭到了軟抵抗,全村種了幾十畝地,可是到現在辣椒也賣不出去,原來說的價錢根本沒人要,也讓農民挺灰心的?!眹乙辉購娬{“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這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政府可以提供信息,可以做種種形式的引導,如果靠縣鄉的行政命令來“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可能給農民帶來災難。
    在農村,為數不多的“能人”沒有隨政府號召的大流,卻有著比較好的境遇。早年在深圳打了四年工的常進春,回小常莊后繼續做生意,賺了十幾萬。2002年,他建了黃牛養殖場,還承包了110畝地種牧草和經濟林。2002年,常進春種了10畝2萬株塔柏。他和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簽了購銷合同,三年后提供人工河綠化樹?,F在每株苗5毛錢,到時每株能賣到20塊。在另外的地里,常進春雇人挖了70畝的樹坑,準備種速生楊,成材后賣給地方造紙廠。在塔柏和速生楊地里,他還套種了50畝的紫花、苜蓿等牧草?!暗綍r用這些草喂牛,飼料錢又省下來了?!敝劣谑O碌牡?,常進春暫時還沒想好種什么,“反正什么賺錢就種什么?!?/P>


人口與環境
    人口與環境,是當今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這個話題在三個點的報道中也有觸及。
    從1999年開始,白鹿鎮人口一直保持負增長。在小常莊,雖然沒有人口負增長的報道,但有人口老齡化的報道。
    人口增長減慢,這是中國近十年的新趨勢。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1997年及以前各年,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一直在千分之十以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千分之十以下,為9.53‰,2006年降低到5.28‰。如果城市化進程繼續加快,如果未來城市吸納農民工的數量繼續增加,如果中國的現行計劃生育政策繼續執行,那么,中國每年凈增人口還會繼續減少。受此影響,中國未來的人口峰值會較早出現,大約會在本世紀20年代中后期會達到人口峰值---但這個人口總量的值可能不是媒體平常所說的16億,而應在14.3億到14.5億之間。高盛公司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會達到現在的近4倍,那時,中國的青壯年人口將被繼續削弱,老年人口明顯比例過重。
    經濟發展使白鹿鎮在環境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白鹿鎮產石灰石,有石灰廠、水泥廠。1999年,在街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會聽到開山的爆破聲。一路上,密密麻麻的小石灰窯、小煤窯里飄出刺鼻的廢氣,幾乎令人窒息。因為有太多的洗煤廠,從龍門山里流出的白鹿河水呈污黑色。
    2000年,白鹿鎮的人知道龍門山是一塊巨型冰川漂礫,對身邊這座大山才神秘起來。隨著龍門山旅游的開發,2001年,白鹿上空的開山炸石聲已聽不見了。為保護龍門山的自然風貌,在龍門山采石已被禁止,小石灰窯、小煤窯也逐漸關閉。2004年,曾經被上游的煤礦污染的白鹿河水,經過整治變得清澈透明,盡管河床上殘留的煤灰依然可見。2005年,小鎮環境顯然是好轉了,白鹿河的水更干凈了。
    幸虧白鹿鎮有特有的旅游資源,它的經濟可以從資源型向旅游型轉變。而更多的地方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壓力難以解除。環境問題和經濟發展難以兼顧,這是未來中國發展的一個難題。
    黑格爾說過:“密納發的貓頭鷹要到黃昏才能起飛?!币馑际钦f,對于一個重大的社會變革過程,要等到這個過程接近完成的時候,人們才能真正認識這場變革。白鹿鎮向何處去?小常莊向何處去?成功路向何處去?中國向何處去?我們還要在繼續觀察中尋找答案。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