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內,三家上市國企因財務造假而“戴帽”

上市公司只要被查出財務造假,不論情節多輕,都要被ST。

上市國企出現財務造假主要有三種常見動機,避免摘牌退市、并購或子公司為完成業績承諾以及國企負責人為完成業績考核要求。

5月14日復牌后,ST匯金、ST峽創、ST特信均跌停,三家公司分別擁有4.9萬、3萬以及10萬股民。

責任編輯:馮葉

新“國九條”加強監管,A股不斷創出年內新高。 視覺中國/圖

新“國九條”加強監管,A股不斷創出年內新高。 視覺中國/圖

新“國九條”發布后,第一批因財務造假“戴帽”的ST企業出現了。

2024年5月13日,匯金股份(300368.SZ)、海峽創新(300300.SZ)和特發信息(000070.SZ)公告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披露此前年報存在虛假記載。此外,特發信息因造假情節嚴重,相關人員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4月底,滬深兩地交易所按照新“國九條”修訂股票上市規則,均新增一項ST情形,只要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顯示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即便未觸及退市標準,也要實施ST。公司完成處罰事項的追溯調整且行政處罰決定作出滿一年的,可以申請摘帽。

也就是說,上市公司只要被查出財務造假,不論情節多輕,都要被ST。上述三家公司同日公告稱集體停牌一天,公司股票自5月14日起復牌,復牌后股票將被ST。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均為國資。匯金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為邯鄲市國資委,海峽創新的實際控制人為平潭綜合實驗區國有資產管理局,特發信息則由深圳市國資委實際控制。

業績考核壓力

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主任臧小麗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上市國企出現財務造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