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井噴”亂象調查: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頭銜引發質疑前后
5月10日,覆蓋世界數百位學者的“院士電子百科全書”被下線,這是歐洲自然科學院在陷入“院士井噴”爭議后采取的應對之策。與此同時,國內多家單位機構也緊急刪除了相關人員獲評授勛的新聞。
歐洲自然科學院被貼上“野雞學院”的標簽,更被指“付費參評”。中國發展研究院工作人員向南都、N視頻記者表示,該院院長是受邀參評,否認“交錢”一說。而他們發現國內已有不少專家、學者獲得過該頭銜,認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確實也沒有想那么多”。更有不少學校、政府部門,分辨不清歐洲自然科學院與聲望極高的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外國學院機構眾多,常常讓人難以辨別其“含金量”,網絡上更有“留學中介”把“申請外籍院士”做成一門生意,申請費用在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不等?!把笤菏俊贬尫帕艘环N焦慮——它不僅代表著榮譽,也可能成為獲取學術資源、賺錢求名的籌碼。
被指“院士井噴”的歐洲自然科學院
連日來,圍繞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井噴”“頭銜價值幾何”的討論仍在不斷發酵。
有消息稱,花費四十萬元能“買”下院士頭銜,還有人說,“歐洲自然科學院官網成員名錄超三分之一疑似為中國人”,其中含“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
歐洲自然科學院官網。
5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方賬號發布《井噴式的“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折射出什么?》一文,直指“各部門機構不應為‘投機者’捧場站臺”“著力清理各類‘野雞大學’‘山寨頭銜’‘違規評比’‘收費表彰’”。
歐洲自然科學院究竟“野雞”與否?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歐洲自然科學院于2001年在德國漢諾威成立,宣稱使命是“幫助整合國際科學界”。2022年12月20日,該學院官網發文提到,歐洲自然科學院是一個跨區域、非營利性科學組織,匯集了來自歐洲國家人文領域的專家,其目標是支持科學研究,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院長弗拉基米爾·蒂明斯基,曾在今年5月3日向來自中國的院士們寫信,信中稱“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公共組織。我們與國有的中國科學院或俄國科學院不一樣,邀請的是有學術價值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成果造福人民?!?/p>
歐洲自然科學院院長曾給中國院士寫信。
弗拉基米爾·蒂明斯基是一名地球物理學家,于1961年畢業于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曾在蘇聯地質部和科學院機構工作,后被外派至德國工作,建立歐洲自然科學院,他也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的首席科學秘書。
公開資料顯示,歐洲自然科學院現有425名院士成員,包括320名正式院士和105位通訊院士,其中有5名院士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另有30多名院士是歐洲知名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歐洲自然科學院目前在德國、俄羅斯、格魯吉亞、匈牙利、以色列、哈薩克斯坦、烏克蘭、日本等33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和辦事處。
官網顯示,該院工作范圍包括登記科學發現和假設,舉辦關于醫學問題的專題討論會,組織文化之旅,出版學術著作、國際醫學雙月刊《Arhiv Euromedica》和歐洲自然科學院百科全書等。
此外,為了“表彰最偉大的學者”,該院董事會還發起了一項紀念獎章的評選,紀念對象包括萊布尼茨、高斯、倫琴、魏爾嘯、弗洛伊德;諾貝爾獎得主施韋澤、埃利希、科赫,以及歐洲天才達芬奇、貝多芬、歌德等。
南都記者還發現,歐洲自然科學院采取會員制,2023年3月25日,該院主席團決定,在網站上刪除過去三年未繳納年費的會員。
對此,歐洲自然科學院臨時代表吳繼華回應南都記者稱,科學院的運營主要靠院士的捐贈和繳費,院士每一年都要繳納一定的年費,通常是150美元或者歐元?!罢鲁躺弦幎ň栀浺宰栽笧樵瓌t?!庇捎谥Ц恫僮鞣矫娴膯栴},目前中國的院士還無法繳納費用。
在吳繼華看來,歐洲自然科學院相當于搭建了一個平臺,方便中國學者與海外學者溝通交流??茖W院是民間注冊的科學團體,“相當于俱樂部”。
風波中的中國學者
“洋院士”突然被曝“注水”,擁有這一頭銜的專家學者及其所在機構也陷入了爭議之中。
歐洲自然科學院新晉院士頒證授勛儀式。
5月9日,中國發展研究院工作人員回應南都記者,已經注意到了網絡上對于歐洲自然科學院的質疑,會密切關注事態進展,及時做相應的處理。
該研究院院長王彤,是歐洲自然科學院今年公布的新晉院士之一,并于4月21日下午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頒證授勛儀式,從歐洲自然科學院副院長葉戈羅夫院士和諾貝爾獎獲得者蘇德霍夫教授手中,接過了“院士”證書和金質徽章。
不僅中國發展研究院官網一度將這條新聞高置于首頁顯著位置,王彤家鄉的紙質報刊,還在5月4日的頭版對此做了大幅報道。
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中國發展研究院工作人員否認了“付費參評”一說。據其介紹,王彤是在去年接到了歐洲自然科學院發來的邀請,根據對方的指引提供了相關資料,今年初被告知當選,并受邀出席在國內舉行的頒證授勛儀式。
由于王彤長期從事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研究,此前曾被國內外多所高校聘為客座教授,也獲得過諸多獎項和榮譽,因此,在接到歐洲自然科學院的院士參評邀請時,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沒有覺得特別意外”。通過網絡檢索等方式,他們發現國內已有不少專家、學者獲得過該頭銜,有官方機構的認領和宣傳?!拔覀儺敃r就覺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確實也沒有想那么多?!?/p>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在今年5月之前,確實有多家學術機構發布過“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喜報,從科學技術領域的知名媒體到地方官媒、政府網站,也不乏圍繞“新晉院士”頭銜所做的宣傳文章。部分報道中,還存在著將“歐洲自然科學院”與“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混同的情況,而后者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學術組織。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佘某某,于2022年當選了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但關于他的部分官方報道和個人資料中,將這一身份寫成了“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南都記者查詢后者官網,未發現佘某某的名字。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7月,大連理工大學曾發文恭賀該校校友佘某某“當選2022年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院院士”;同年9月,武漢工程大學校友總會也在官網的“校友事跡”欄目提及佘某某“現任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院院士”;當年11月,佘某某受聘為中南民族大學特聘教授,官網報道也將他的頭銜寫作“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
近兩年來,佘某某曾赴陜西、湖北、重慶、廣東等地高校講學、開展國家科學基金申報輔導等,這些學校的活動報道中,也出現了相同的表述。
5月9日,南都記者聯系上了其中一次學術交流活動的主辦院系,一位院在電話中回復說:“我們請(佘某某)并不是看到他是歐洲人文科學院院士,而是了解到他在食品安全領域比較有影響力,對于怎么把國家基金的申請材料寫好也很有經驗?!?/p>
當南都記者提醒,之前的新聞報道寫錯了佘某某的院士頭銜時,這名領導表示:“那我們糾正過來?!彼a充說,拋開頭銜爭議不講,佘某某“學術水平還是很高的”。
10日,佘某某任職的浙江工業大學官方公眾號上,仍能檢索到他的“錯誤版個人簡介”。同日,該校宣傳部門回應南都記者,已將這一情況告知佘某某所在院系。
含金量遭質疑的“洋院士”
外國科學院機構眾多,常常讓人難以辨別其“含金量”。
以上文提到的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為例,其總部位于英國倫敦,于1988年由歐洲多國科學部長倡導創立,是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代表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的國家科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一個包括東、西歐國家的國際科學組織。在歐盟委員會創立的科學顧問機制中,該院是歐洲聯盟的官方顧問。
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候選人選拔過程十分嚴格。候選人首先由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推薦到科學部,經學部初審后推薦到提名委員會進行通訊評審,最后由歐洲科學院的專門委員會審核通過。
今年4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汪暉當選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清華新聞網寫道,“該院院士主要在歐洲各國的院士中遴選,外籍院士通過率不超過5%,是一項崇高的國際學術榮譽。自成立以來,已選出近5500名院士(MAE),其中有近9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p>
與此次歐洲自然科學院面臨的爭議類似,此前也有B站博主發視頻質疑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的評選標準,認為“缺少過硬科學成果”。被質疑的丁某某,是科技公司的董事長。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丁某某個人介紹中的“學術成果”一欄,只有2008年12月獲得國家引進國外智力貢獻獎。
公開資料顯示,“俄羅斯工程院”于1991年12月24日被俄羅斯聯邦司法部登記為全俄公共組織。而俄羅斯聯邦的最高學術機構是俄羅斯科學院,于1724年在圣彼得堡成立,是主導俄羅斯全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研究的中心。
評選門檻與標準的差異,讓“申請外籍院士”成為了一門灰色生意。
不少“留學中介”在網上列出推薦的外籍院士機構,包括歐洲工程院、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烏克蘭國家工程院等,申請費用在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不等。
吳繼華告訴南都記者,歐洲自然科學院在官網上設置了申請郵箱,需要申請人自行提交相關自證文件,而從申請到確認評選結果大概要經歷“六至八個月”。
歐洲自然科學院生物技術和自然醫學部的入院申請顯示,申請者至少要有高等教育學歷,個別專業(如傳統醫學)可以考慮大專學歷,有專著、專利等可以特殊考慮。
此外,申請者需要有三位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推薦,必須要當前工作單位的任職證明和推薦書。申請人應該簽署中文、英文等語言的申請書。本部門可以提供申請書范本。
據吳繼華所知,很多中介會卡著時間向申請者承諾,“如果六個月沒有結果,就給他們退錢?!眳抢^華否認了“科學院主動邀請學者申請院士”的情況,也表示科學院和中介并沒有聯系。
焦慮與過度“神奇化”
在此次質疑聲中,“洋院士”釋放了一種焦慮——它不僅代表著榮譽,也可能成為獲取學術資源、賺錢求名的籌碼。
我國推進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各地也出臺相應管理辦法予以支持。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有些地方明確只對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開放申請,而有些地方在兩院院士之外,還允許國(境)外科學院、工程院院士申請。但至于哪些國(境)外學術機構被包括在內,目前并沒有統一標準。
以云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管理辦法為例,建立院士工作站的院士應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茨獎等獲得者;國(境)外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其他類別院士提請管委會審議)。
云南為了鼓勵建站單位,根據“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產學研結合”原則,以工作站為載體,按照“1+4”(即:為一位院士專家,配套“一個學習服務團隊、一個示范基地、一套公寓、一筆科研經費”)的模式,提供服務保障,開展協同創新工作。
安徽省對新建登記備案院士工作站給予100萬元資助。資助經費一般分三年按40%、30%、30%的比例撥付至承建單位。有效期滿綜合績效評價等級為優秀的院士工作站,給予80萬元一次性獎勵。
與云南不同,安徽公布了主要科技發達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名單,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人文與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皇家工程院,德國國家科學院、國家科學與工程院,俄羅斯科學院、工程院,瑞典皇家科學院、皇家工程科學院,日本學士院、工程院等。曾引發質疑的俄羅斯工程院也位列其中。
此外,在人才引進工作中,除兩院院士,部分高校也對國(境)外院士拋出了橄欖枝。
據國防科技大學2023年人才引進通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或者當選發達國家院士的專家都可應聘科技領軍人才,學校給出安家補助費最高100萬元,科研啟動費最高500萬元。
今年2月,青島科技大學也發文引進兩院院士或國(境)外同層次人才?!案鶕唧w情況,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在薪酬、住房、科研經費、配偶工作安排、學術團隊建設等方面給予特殊政策。工作時間上可以采取分時制(3個月,6個月及以上)和全時制?!?/p>
南都記者發現,確有專家學者在獲得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稱號后成立了工作站。
今年4月,歐洲中醫藥中心西安醫學高等??茖W校研究所,暨歐洲自然科學院一位焦姓院士工作站,成立揭牌。相關文章表示,該院士工作站的設立,為西安醫學高等??茖W校發揮院士專家的技術引領作用,培育“產學研”創新團隊,開展“產學研”緊密合作,推動人才強校戰略,建設高水平特色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該名焦教授提出,歐洲中醫藥中心西安醫學高等??茖W校研究所,是歐洲中醫藥中心在國內首次設立,希望研究所的成立可以助推學校在醫學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為祖國培養更多中醫藥專業人才。
“洋院士井噴”一事背后,曾有學者指出,院士稱號被過度“神奇化”。
201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兩位學者曾在論文中指出,“歷史的經驗一再證明,僅靠道德和自律是不夠的。良好的科學建制和制度設計,才是不斷激勵科學知識增長的動力源泉。對院士稱號進行理性定位和合理宣傳,有助于激勵當選院士的科學家持續作出貢獻,這是科學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p>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一位教授指出,“院士稱號作為一種獎勵系統,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知識的生產與成長,同時院士制度作為一種社會建制我們也希望它與其他國家的同類制度相比是卓有成效的,這也是實現跨越式發展與趕超戰略所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否則必須改革?!?/p>
5月10日,中國發展研究院將院長王彤的獲歐洲自然科學院頒證授勛大圖,從該院官網首頁撤下。同一天,歐洲自然科學院也將“院士電子百科全書”從官網下線。
吳繼華向南都記者表示,“院士電子百科全書”只是院士候選者的公示頁面,“在個人確定被評為院士后,我們會向本人提供證書,證書上會顯示編號和日期”。
在采訪中,吳繼華向南都記者強調,歐洲自然科學院并不會給獲評院士金錢,也不會給他們特權,其稱,“一沒有加工資,二沒有任何住房津貼,三沒有發表論文、拿科研項目的優先權”。
網絡編輯: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