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2008——中國新起點
北京秋日藍天下的人民大會堂 張愷欣/圖
編輯“大選-2008”專題時,驚聞貝·布托女士遭恐怖襲擊身亡。溫婉美麗的鐵蝴蝶飛至終點。
恐怖組織聲稱為投向貝布托的子彈和炸彈負責,他們襲擊的不僅僅是生命,也是巴基斯坦的選舉。如無意外,布托應該會在幾日后的選舉中,再次成為巴基斯坦的總理。
恐怖暗殺再次駭人地提醒人們,巴基斯坦離民主和穩定有多遠,離懸崖的邊緣有多近。
巴基斯坦今天的局勢和“選舉”有關,在那里,自由公正的選舉就像一個夢,做了幾十年,這個夢一天不能實現,巴基斯坦就一天不能走向真正的強大。
同樣的夢,卻在美國將繼續被實現,2008年,美國人將迎來自華盛頓以來的第44任總統。
在那里,“大選-2008”被幻化成一個個懸念:黑人、女性、墨西哥裔、摩門教徒等過去和“總統”這一職位絕緣的人,都粉墨登場。任何一個人當選,都將創造歷史。
讓我們聽聽黑人奧巴馬怎么說。
三年前,他在民主黨大會的演講中說:“我的父母給我起了個非洲名字‘巴拉克’,意思是祝福,他們相信在這個寬容的國家,這個名字不會成為通向成功的障礙?!?BR> 這就是全世界熟知的美國夢。正是民主制度和市場經濟讓美國夢變得更具體,同時也是維系強大美國的一部分。
“大選-2008”也將在歐洲進行,2月8日捷克將舉行總統選舉,現任總統克勞斯已宣布參選,目前民意看好。
自從柏林墻倒塌后,“選舉”已成為東歐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每隔幾年就會走向投票站,仔細辨別候選人,并投出一票。民主制度使他們不會陷入“竊聽風暴”。
今天,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已成全球共識,選舉也成為全球流行詞,甚至聯合國在處理地區危機時,都會不厭其煩地提到,要實現“自由而公正的選舉”。
盡管有這種共識,但必須承認,在通往自由之路的征途中,道路并不同。在俄羅斯,總統大選已無懸念可言,普京成為下屆總理幾成定局。
如果說美國人愿意把命運交給制度,俄羅斯人則更愿意把未來托付給一個強人。確實,俄羅斯的重新崛起,普京居功至偉,但維持俄羅斯持續復興究竟是靠政治強人還是靠民主制度與市場經濟?
如果沒有二者,俄羅斯的強大是否很脆弱?而你不能告訴俄羅斯人:總統是靠不住的。俄羅斯人更愿相信自己的判斷。這就是現實?!按筮x-2008”,在俄羅斯將出現另一個語境。
“大選-2008”在全球開花,也包括中國臺灣地區,立法院的打斗和被政客挑起來的族群問題,曾使人們懷疑,臺灣究竟是“民主模范生”,還是華人社會不適合搞選舉的反例?
而馬英九二審無罪又令人欣慰,是相對獨立的司法制度,讓馬英九可以輕松和謝長廷打拼。
本報記者和特約撰稿人,分別和馬總部謝總部溝通,看看他們帶來什么消息。
“大選-2008”的腳步聲已響起,內憂外患的塞爾維亞也將舉行總統大選,兩個南亞國家尼泊爾和孟加拉今年將進行大選……我們期待他們從脆弱走向強大。
加入這次全球換屆浪潮的還有中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這里涉及到國家主席、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國家軍委主席、政協主席、“兩高”負責人等關鍵職位的換屆。
五年來,中國繼續走在全球經濟增長的前列??峙聸]有多少人懷疑中國將一步步走向強大,但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新中央領導集體將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中國及世界都寄予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