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便利店卷到搞起小食堂,上班族樂開花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便利店將熱食區升級為小食堂,提供的不僅是一些“即食食品”,也有現制、現烤、現炸的產品,還提供更為寬敞的堂食區,這種轉型升級,是便利店應對激烈市場競爭所作的一種努力。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 圖)
近日,7-11便利店在廣州開出全國首家小食堂。
據了解,該門店在原來便利店的基礎上將熱食區域放大,同時新增堂食用餐區,目前,門店最多可接待16-20人,主打現制、現烤、現炸的產品,售價從6.9-22.9元不等。
作為城市生活的“24小時補給站”,便利店正悄然發生變革。一股“便利店+小食堂”的新興潮流正在蔓延,打破傳統便利店僅售賣即食品和快餐的模式,轉而提供更加多樣化的現場烹飪服務和堂食體驗。
便利店為何開起小食堂?是否有競爭優勢?
從熱食區到小食堂
在開設小食堂之前,大多數連鎖便利店都有熱食區。提供即食食品是便利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便利店區別于傳統的雜貨鋪很關鍵的一個點。
很多便利店出售盒飯、飯團、三明治、關東煮等即食食品,并在門店內提供微波爐加熱服務,允許顧客自行加熱店內購買的冷食,很好滿足上班族和學生等人群的飲食需求。
熱食區,一直是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
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人們往往尋求快速、便捷的餐飲解決方案。便利店通常位于社區、商業區、辦公區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讓顧客可以很便捷享受到關東煮、包子、盒飯等“即時食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