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貿易壁壘”,中國企業遭歐盟反補貼“圍獵”

相比之下,《條例》本身的指向性更加明顯,被不少西方媒體認為是“針對中國的強大經濟武器”。

相比過去的反傾銷調查,或是通過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提出投訴等傳統貿易防御手段,依據《條例》開展的反補貼調查顯得更加“穩準狠”。

在德國,2016年備受關注的美的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案,成為德國輿論對中國投資態度的轉折點。最后的成功收購被德媒廣泛批評為“出賣技術”,任由中方“摘取本國工業明珠”。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4日,比利時布魯塞爾,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中國商會發布2023年建議報告。其中指出,歐盟營商環境評價連續四年下降,逾六成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去風險”策略帶來挑戰。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4日,比利時布魯塞爾,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中國商會發布2023年建議報告。其中指出,歐盟營商環境評價連續四年下降,逾六成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去風險”策略帶來挑戰。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024年4月23日上午,中國一企業在波蘭和荷蘭的辦事處突然遭到歐盟方面“未行通知突襲檢查”。在相關辦事處的正常運營時間里,檢查人員控制了公司信息化設備和員工手機,檢查辦公室文件并要求獲取相關數據。

這是2024年歐盟根據所謂《外國政府補貼條例》(FSR,以下簡稱《條例》)發起的第5起反補貼調查,歐盟委員會(以下簡稱“歐委會”)聲稱,“有跡象表明”,根據《條例》,該被檢查公司可能接受了會扭曲內部市場的外國補貼。自2023年生效以來,歐委會據《條例》先后發起多起反補貼調查,其后5起針對中國企業。

中國外交部近日回應稱:“歐盟頻繁動用經貿工具箱和貿易救濟措施,發出的是保護主義信號,針對的是中國企業,損害的是歐盟形象。歐盟一貫標榜是全球最開放的市場,但外界看到的是歐盟一步步走向保護主義?!?/p>

歐盟中國商會秘書長方東葵觀察到,近年來,歐盟市場出現了商業政治化趨勢。在“去風險化”策略下,歐盟泛化經濟安全給中企在歐發展筑起了一道市場準入和貿易壁壘。

隨著國際經貿從全球多邊貿易體系走向區域性經貿合作,研究人員認為,面對相關國際政策法規的圍獵,中企應當正視現實,做好準備,以法律積極爭取自身權益。

針對中國的“經濟武器”

4月23日歐委會對中企的突襲檢查也被稱為“黎明突襲”,常見于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等檢查?!袄杳魍灰u是一種嚴厲的暴力執法手段,除非有明確線索,或被調查公司存在嚴重問題,否則就有執法過當之嫌?!比A東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巍向南方周末表示。

歐盟第1/2003號條例(Regulation 1/2003)第20條,授權了歐委會對涉嫌違反歐盟競爭規則的公司的經營場所進行突擊搜查,德國西門子腐敗案就曾經歷過黎明突襲。

相比之下,《條例》本身的指向性更加明顯,被不少西方媒體認為是“針對中國的強大經濟武器”。英國《旁觀者》就指出,《條例》直指中國產業政策核心,即中國政府以補貼的方式打造領先世界的產業和技術。

根據歐委會發布的《貿易防御年度報告(202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