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小縣“大部制”:山西試點四年記
各縣存在一定自主空間。按照第一批試點縣的改革經驗,司法局一般保留為正科級單位,信訪局保留為副科級單位。但對A縣而言,信訪工作難度更大一些,所以把信訪局的級別調整成正科,司法局調整成副科。
“這樣一種橫向的合并,沒有解決縱向的問題,上下就不對口了?!?復旦大學教授竺乾威認為,“這也是前面幾個地區改革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山西的改革,引起了外省市的關注。迄今已有青海、內蒙古、湖南等地派出專人到山西調研,學習小縣的改革經驗。
發自:山西
責任編輯:錢昊平
浮山縣委辦公樓內,縣委宣傳部機構改革“一對多”展示圖。(南方周末記者李桂/圖)
4年后,山西啟動了第三批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工作。
消息是從大同傳出的。2024年3月23日,大同市“兩會”召開期間,大同市委書記盧東亮在參加左云縣代表團審議時提到,左云縣要穩妥有序推進人口小縣機構改革。稍早之前的2024年2月1日,大同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人口小縣(左云縣)機構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2020年以來,山西先后分兩批推進6個人口小縣的改革試點,包括忻州市河曲縣、臨汾市浮山縣、太原市婁煩縣、呂梁市石樓縣、晉中市榆社縣、長治市黎城縣。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信息顯示,包括大同市左云縣、朔州市右玉縣等在內,山西約有5個“人口小縣”成為第三批改革試點縣。
人口小縣已成地方機構改革中的顯性話題。山西之外,青海、內蒙古、湖南、安徽、甘肅、江西等地,亦有小縣改革的嘗試。
對部分改革親歷者來說,小縣改革剛剛“平穩過渡”不久,新一輪自上而下的機構改革又將帶來新的挑戰。
2024年4月25日,左云縣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人口小縣改革肯定要涉及到機構合并,但是目前我縣還沒有推開?!?/p>
一定的自主空間
位于山西北部的左云,是大同市人口最少的縣。左云縣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年底,該縣常住人口約為11.54萬。
一般來說,常住人口小于20萬的縣級行政區被視為人口小縣。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在山西省117個縣級行政區中,常住人口不足20萬的有47個,不足10萬的有16個。
人口小縣的數量多了,一些共性問題開始顯現。2019年年底,時任山西省委主要領導在基層調研時發現,山西人口小縣存在財政供養入不敷出的現象,財政支出主要依靠政府轉移支付,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維慣性等問題。
山西省委編辦有關負責人在2022年9月接受媒體采訪時亦表示,山西省人口小縣大多存在財政供養人員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突出問題,省委由此決策部署開展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工作。
2020年4月,臨汾市浮山縣和忻州市河曲縣成為第一批改革試點縣。
常住人口不足10萬的浮山,財政供養人員比例失衡的問題同樣突出。以浮山縣2020年的數據為例,全年全縣GDP完成39.2億元,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僅1.3億元。在此財政收入水平下,供養公職人員的經費成了一筆龐大的開支。
南方周末記者從浮山縣獲取的數據顯示,機構改革前,該縣有財政供養人員5906人,人員經費支出4.6億元。也就是說,彼時,浮山全縣約每17個人中,就有1人是“吃財政飯”的。而全縣每年給公職人員發放的薪酬,接近其年財政收入的3.5倍。
2020年12月24日,浮山縣召開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動員大會,兩天后,縣領導為新成立的機構揭牌。
浮山縣委負責人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縣的機構改革得到了中編辦和山西省委編辦的指導。改革后,按照“大部制”的原則,浮山縣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