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調生“惡語相向”分配地:凸顯當前公招“所招非人”問題 | 快評
公職就是管理眾人之事,“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唯有真正在社會中錘煉過,在民營企業、競爭性行業從事過“生產性努力”,才能更好地理解社會的運行方式,了解社會大眾對公共服務的期待,做好“社會管理”工作。這起不大不小的“選調生地域攻擊事件”除反映了當下就業市場的形勢變動之外,也凸顯了公招“所招非人”的問題。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一則“武大畢業女生考上選調生后對所在地惡語相向”的新聞引發關注。
事件源于武漢大學德語文學研究生顧某在武大“表白墻”與朋友圈同時發表的一篇文章。在這篇名為《山花尋海樹,不如就春風》的文章里,顧某詳述了自己一年多來考上選調生以后的心路歷程,未料文章引發爭議。
文章的主軸是當事女生從2022年12月開始一年多的求職歷程。身為蘭州人的她成功考中甘肅嘉峪關市的選調生,卻對這個職位尤其是對選調分配的地點——嘉峪關不是很滿意。歷經導師的勸阻、父母的鼓勵、一度放棄之后,還是不情不愿地前往嘉峪關就職選調生,隨之流露出懊悔、不甘的情緒,乃至于對嘉峪關“惡語相向”,遣詞造句也引發網友反彈。
當事女生“覺得自己像黑奴……然后覺得自己像妓女,只不過是出賣自由和靈魂”“嘉峪關就是落后的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