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處加油機作弊案1200多件,刑事立案僅84起,追究刑責的法條不應沉睡 | 快評
根據最高法相關司法解釋,詐騙所得3000元到10000元以上(由各省級高院具體確定金額)的,即可構成詐騙罪。而這些加油機作弊的案例,非法銷售額動輒幾百萬元,詐騙消費者的所得遠遠超過1萬元,超過詐騙罪的門檻,應該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陳斌
加油機作弊被實錘!2024年5月1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綜合治理加油機作弊專項行動的成果,并發布了第一批10個典型案例。這證明了車主們長期以來所懷疑的加油機作弊現象確實存在,而且非常猖獗。而市監部門對違法者最高罰款2000元的處罰,引發公眾熱議。2000元的罰款,如何阻止加油站的違法沖動?
國家市監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在發布會上介紹,2023年8月,市監總局會同公安部、商務部、稅務總局等部門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綜合治理加油機作弊專項行動,到目前全國共查辦加油機作弊案件1249件,涉案金額20.02億元,罰沒金額6.97億元;查處稅費、加收滯納金、處以罰款19.61億元;刑事立案打擊84起,刑事拘留200人。
市監總局隨后公布的一批典型案例顯示,這些加油站通過加油機作弊的違法所得動輒上百萬元,其中最高的高達86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