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早、形式新、數額高”:來自46例年輕干部貪腐樣本的觀察

腐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體腐敗,一種是交易型腐敗。前者包括貪污和挪用公款;后者主要指賄賂,包括行賄和受賄。像中管干部貪腐,從目前公開的案例來看,主要問題還是收受賄賂。而在我統計的年輕干部案例里,自體腐敗更多,占六成左右。

跟傳統腐敗比較起來,新型腐敗的作案手段更隱蔽、更復雜、更專業。年輕干部學歷普遍比較高、頭腦靈活,熟練掌握互聯網技術,當他們把這些優勢運用到貪腐領域,就表現出了作案手段“高明”的特點。

責任編輯:錢煒

2018年7月17日,公開庭審90后女干部張藝的現場。張藝被查辦前是貴州省思南縣社會保險事業局的會計。(平安同仁供圖/圖)

2018年7月17日,公開庭審90后女干部張藝的現場。張藝被查辦前是貴州省思南縣社會保險事業局的會計。(平安同仁供圖/圖)

一位“95后”干部,3年多的時間里侵吞公款近七千萬元。當事人是安徽省滁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張雨杰,他負責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窗口接待市民,收取買房托管資金、填寫托管協議等。貪腐行為通過收款不入賬、偽造收款事實等方式進行。2020年11月,他被判無期徒刑。

“看到這個案例,沖擊力很大?!鄙虾J形h校教授吳海紅說,“雖然他年齡不大,職位也不高,但貪腐數額非常驚人”。

自2021年開始。吳海紅和學生黃欣薇搜集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紀檢監察雜志等渠道公布的46個年輕干部貪腐案例進行分析,論文發表于2024年第3期《中國黨政干部論壇》雜志。

這些年輕干部以1980年后出生為標準,年齡最小的是95后,職級主要為處級以下,多數沒有領導職務,是普通工作人員。他們的貪腐行為有什么特點?又該如何防治?以下是南方周末記者與吳海紅的對話。

有人工作一個月就貪腐

南方周末:分析完46個案例中年輕干部的貪腐行為,有讓你覺得比較意外的發現嗎?

吳海紅:讓我覺得意外的發現,就是有的年輕干部失足很早,涉案金額很大。一般而言,被查處的腐敗官員級別越高,潛伏期越長。有研究發現,2013年至2019年被查處的142名腐敗的中管干部,平均潛伏期約13年。而在我統計的年輕干部案例里,潛伏期最長的15年,最短的僅1個月,平均潛伏期3.7年。有人剛走上工作崗位1個月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