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平 | 《老殘游記》索隱補正
李秉衡誠為當時公認的“君子”,徐賡陛也是有能力的干員,他們在阻礙近代工礦企業發展方面出奇地一致。
責任編輯:劉小磊
徐賡陛與李鴻章(坐者)。立體照片,用特制的眼鏡觀看,會有三維立體效果。
劉鶚第四子劉大紳曾撰文揭示《老殘游記》影射的人物,名單大體不差,然將“剛弼”認作剛毅、史鈞甫解作“施少卿”則不確。筆者認為,“剛弼”影射的是酷吏徐賡陛;蔣逸雪《劉鶚年譜》指出,史鈞甫是指施補華(字均甫)而非施少卿。晚清“譴責小說”多有抨擊的具體目標,人物索隱可窺見作者的評價標準,并非無聊之舉。
“剛弼”不是剛毅
1930年代,劉大紳著文揭示《老殘游記》的創作背景、影射人物、劉鶚被禍原因,誠為研究《老殘游記》不可替代的資料,唯文中武斷地判定“剛弼為剛毅”,有些魯莽。劉大紳此說,感覺是從義和團運動時期剛毅、毓賢齊名而來,慈禧西狩時,兩人都受到懲罰。毓賢因殘殺山西教士被正法,剛毅為“縱拳”主腦,雖病故仍遭革職。劉大紳忽略了一點,《老殘游記》寫的是張曜當巡撫的山東官場,即光緒十二年至十七年(1886-1891),剛毅從未在山東任職。
剛毅(1837-1900)在平反“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中聲名鵲起,從刑部郎中外放廣東惠潮嘉道,很快擢廣東按察使、云南布政使,1885年升山西巡撫,量移江蘇、廣東,1894年入值軍機,在義和團運動中,風頭一時無兩。
《老殘游記》中的剛弼,官階介于知縣(正七品)與知府(從四品)之間,也即通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