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荔枝:“土特產”成就百億富民興村大產業

時值小滿,西起湛江,東至汕頭,橫跨千里,400萬畝荔枝簇簇果實將漸次由綠轉紅,廣東種植面積最大的特色水果產業正持續“上新”。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茂名高州根子鎮柏橋村視察時指出,這里是荔枝之鄉,荔枝種植有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市場空間廣闊,要進一步提高種植、保鮮、加工等技術,把荔枝特色產業和特色文化旅游發展得更好。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廣東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深挖荔枝歷史文化底蘊,進一步提高種植、保鮮、加工等技術,念好“土”字訣,打好“特”字牌,唱好“產”字歌,進一步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持續深化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著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成就百億富民興村大產業。

  
立足本“土”
深挖資源稟賦夯實產業基礎

基于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廣東是我國栽培荔枝最早的省份之一,荔枝種質資源最豐富、適栽地域最廣、面積和產量最大。廣東荔枝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左右,種植面積和產量均超過全國一半、全球的三分之一,荔枝種植遍及97個縣(市、區)。其中茂名產量占廣東二分之一,全國四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連片荔枝生產基地。

一顆荔枝,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美好生活。荔枝之鄉,如何定位?廣東著力打造世界荔枝產業中心、研發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立足產業優勢,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久久為功,把荔枝“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談古。茂名高州根子鎮柏橋村古荔園是目前全國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古荔枝樹最多、品種最齊全的古荔園之一,古樹歷經千年滄桑仍煥發出蓬勃生機?!捌湔宫F出一幅荔枝歷史與文化、農業生產技術迭代所構成的生動圖景?!敝袊r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副主任、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倪根金稱。

論今。廣東持續優化品種結構和區域產業布局,全省荔枝產業基本形成粵西早中熟荔枝優勢區、粵東中遲熟荔枝優勢區、珠三角晚熟荔枝優勢區三個明顯的優勢集聚區,荔枝優質品種占比逐年提升,鮮果供應周期拉長。三大優勢區充分挖掘土特產背后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基因,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已有不少于14個荔枝區域公用品牌,“茂名荔枝”“從化荔枝”“增城荔枝”“高州荔枝”“鎮隆荔枝”“東莞荔枝”等享譽全國。廣東擁有全球最大的荔枝種質資源圃,集中了國內7個省份和國外11個國家和地區的荔枝種質資源700多份、3500多株,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荔枝種業“芯片”。

近年來,廣東著力在調結構、優品種、提品質上做文章,不斷調整優化荔枝生產結構,高接換種面積近80萬畝,荔枝品種優質率超過60%。

  

 “特”有優勢 
以新質生產力引領產業升級 

對于現階段如何推動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李鴻莉認為,主要體現三個“新”一是新品種培育和育種技術創新;二是通過應用水平更高、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新農機具解決勞動力短缺和種植成本高等問題;三是通過數據賦能,推動產業數據化和智慧化發展。

在2024年第八屆中國荔枝龍眼產業大會上發布的荔枝龍眼十大品種及十大技術中,有12項新品種新技術出自廣東高??蒲性核?。發布的新品種脆蜜龍眼是龍眼和荔枝的屬間雜交新品種,具有晚熟優質、抗寒豐產、嫩脆香甜、適應性廣的特點。

還是那顆果,廣東荔枝向品種培優要發展新活力。

建成世界上保存荔枝種質資源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國家級荔枝種質資源圃,優質荔枝大小年結果技術研究攻關取得重大進展,巨美人、紅蜜荔、嶺豐糯、井崗紅糯等優質新品種相繼上市。全省已創建26個省級荔枝高標準“五化”果園、2個萬畝生態防控示范區和2個千畝綠色生態循環示范區。

還是那顆果,廣東荔枝向冷鏈保鮮要發展新價值。

冷鏈物流既是“最先一公里”,也是“最鮮一公里”。

廣東中荔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黎焯鋒表示,從茂名摘下來的荔枝,經過冷鏈運輸空運到北京,第二天就可以送達消費者手中。

這得益于茂名冷鏈物流設施的不斷完善,目前茂名已建成田頭小站301個,配備一線冷鏈車30輛,實現田頭預冷,再通過冷鏈運輸方式,茂名荔枝銷售市場半徑進一步擴大,最快24小時內送達國內主要城市。

不僅是茂名,近年來,廣東大力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在農業農村部門的持續推動下,全省新建1700余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新增冷庫近60萬立方米,有力補齊農產品上行“最先一公里”短板,全省推廣荔枝保鮮全鏈集成技術,荔枝良種與保鮮、深加工等技術形成良性循環,正成為廣東荔枝產業的新趨勢。

2023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荔枝保鮮加工全鏈集成技術,涵蓋耐儲藏品種培育、采前貯運品質調控技術、荔枝冷處理護色保鮮技術、荔枝無硫綜合保鮮技術、可移動式壓差預冷技術與裝備等15項技術與裝備。

 還是那顆果,廣東荔枝向大數據要發展新引擎。

在茂名市農業農村事務中心,“茂名荔枝產業大數據一張圖”實時監測著茂名荔枝主產區20個鄉鎮荔枝果園的生長情況,智能物聯系統可以把各個果園的實時土壤溫濕度、EC值、荔枝長勢及蟲害情況等數據傳回指揮中心。同時,平臺設有荔枝專家服務平臺,荔農可以通過荔枝種植管理APP隨手拍功能,實現病蟲害AI智能識別,專家直接線上為果樹把脈問診。特有“種”、特別“鮮”、特有“數”的廣東荔枝,順應農民的需求與期待,邁出科技創新的步伐,不斷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產”業豐盛 
跨縣集群推動荔枝高質量發展 

集群化、規?;l展是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

廣東以珠三角中晚熟荔枝產區為集群建設核心區,聯動茂名、湛江,布局打造荔枝產業集群,構建體現廣東“三農”特色有比較優勢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要實現產業興旺,需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廣東荔枝跨縣集群產業園(茂名)就是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條的一個大平臺,該平臺于2021年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支持建成投產,引入廣藥集團發展荔枝精深加工,培育“荔小吉”系列產品,推動荔枝“高檔鮮果”和“精深加工”同步發展。園區擁有全國目前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產線,是國內最先進、單線產能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荔枝榨汁生產線,鮮果處理能力達10噸/小時,填補了國內荔枝清汁加工技術空白。在跨縣集群的示范效應下,多個荔枝主產區齊齊發力荔枝精深加工。

出政策,建平臺。廣東通過一批荔枝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等項目的建設,大力發展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完善采后處理、加工和冷鏈物流體系,推動國內外市場有效連接,推動產業全面升級、全鏈增值,帶動果農就業增收,促進共同富裕。

農產品價值在市場實現,廣東把荔枝銷售的主戰場從產區搬到銷區。深化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線上線下齊發力,大力開展“十萬電商賣荔枝”、廣東荔枝絲路行、“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喊全球吃廣東荔枝”等線上線下、國際國內營銷活動,在生產商和采購商、產地和銷區之間搭起無縫對接的橋梁。2023年,廣東荔枝鞏固開拓了京津冀、長三角、川渝、山東和西北市場,省外市場份額占比約50%;鮮荔枝出口額全國第一,與此同時,全省范圍來看,荔枝電商銷售率也在逐年提高。

廣州著力打造荔枝加工全產業鏈,全市現有30多家荔枝加工企業和合作社,推進“果變汁”“果變粉”“果變干”規模生產,加工轉化率達35%以上,加工后荔枝產品價值可提高120%,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一業興,百業旺,是產業興旺帶動鄉村振興的內在邏輯。

傳承千年的荔枝文化,著力挖掘文化價值講好產業故事。廣東大力發展荔枝農文旅融合,積極開發旅游觀光、采摘體驗、荔枝文化等資源,拓展了“荔枝+旅游”“荔枝+特色農產品”“荔枝+精品住宿”等新業態,打造了一批集生產、加工、經營、休閑、觀光、文化為一體的農旅綜合體。

在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下,荔枝成了廣東富民興村的大產業:2023年7月底,全省荔枝銷售160萬噸,比上年增10%;荔農收入160億元,比上年增5%。

在高州根子鎮柏橋村,統一立面的嶺南新中式建筑群穿插在7萬畝連片的荔林中,沿著寬敞整潔村道放眼四望,漸次呈現的是一幅幅和美鄉村新畫卷:荔枝熟了,各收購點、包裝點忙起來了,大舞臺建起來了,村晚辦起來了,夜市火起來了,年輕人多起來了,村民樂起來了。

高州市委黨校副校長、柏橋村駐村第一書記何霞說,原本只有荔枝季才熱鬧的村子,如今常年人來人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期待的,“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strong>

 

【來源】南方農村報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