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摩根”陳光甫
他創辦了中國最成功的私人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他比別人更自覺、更徹底地揚棄了“官商”辦銀行的傳統,而代之以更為專業化的金融創新和服務意識。 有人稱之為“中國摩根”。
對陳光甫而言,他只是想做一個更純粹的金融企業家,不為政治威權所左右
中國近現代的百年金融發展史上,真正能稱得上是銀行家的不多。關系著民生命脈的金融體系,一直牢牢地控制在政府的威權之下,官商不分,只是一個為官僚資本掠奪民間財富的工具。
1897年,由李鴻章、盛宣懷主辦的中國首家私人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在滬成立,標志著近代金融業的發端。
此后不久,在金融買辦與官商林立的上海灘,崛起了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陳光甫。他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金融企業家,創辦了中國最成功的私人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更重要的是,他比別人更自覺、更徹底地揚棄了“官商”辦銀行的傳統,而代之以更為專業化的金融創新和服務意識。 有人將之媲美于美國的金融大亨摩根,稱之為“中國摩根”。
風光背后是萬般艱辛。在夾縫中求生存,在有限空間里尋求發展,他的努力與探索,內心的矛盾與掙扎,是中國近現代商業金融史上一段不可缺少、令人折服又生感慨的往事。
本文參考資料:
《中國大資本家傳》 趙云聲主編 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3
《陳光甫與上海銀行》著者吳經硯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1
《陳光甫的一生》著者姚松齡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4
“官商” 生涯
歷史的完成,充滿著偶然與必然。
陳光甫1881年12月17日出生于素有錢莊生意傳統的江蘇鎮江。其父為經營火油生意的商人,后到漢口的報關行謀職,當他看到外商在中國雄厚的商業勢力,決意讓年幼的次子到漢口報關行當學徒。在父親的安排下,陳光甫努力學習洋文,為將來的前途預謀出路?!?/p>
事實證明,老父的確頗有遠見。正是因為英語特長,陳光甫1904年爭取到了赴美參加圣路易國際博覽會的機會。這一年成為他一生通達的起點。在博覽會上,他邂逅了孫中山。孫中山當時在美國旅行考察,為推翻清政府奔走。雖然身為清廷的外派人員,陳光甫對這位“亂黨分子”早有仰慕之情,兩人促膝長談,甚為投機。孫中山竭力勸說他參加革命黨人組織——興中會,缺乏思想準備的陳光甫沒有答應,但是,他拿出口袋中的5塊美金資助孫的革命。兩人從此結緣。在博覽會上,他還結識了孔祥熙,兩人也成為莫逆之交。
博覽會結束之后,陳光甫選擇繼續留在美國學習商科。1909年,他獲得商學士學位后回國。此時,當年主持赴美國際博覽會的官員陳琪正在籌辦朝廷的洋務實業——“南洋勸業會”,他深知陳光甫是個干才,邀請他參與籌備。勸業會結束后,經人推薦,陳光甫得到“清理江蘇財政局”總辦應德閎的重用,幫他佐理財務,進而得到當時的江蘇巡撫程德全的賞識。
這正是辛亥革命風起云涌的時候。程德全因為響應革命,得以擔任江蘇都督,他任命陳光甫為省財政司副司長。在他的支持下,陳光甫終于等到施展拳腳的機會,把從海外學到的現代商業思想投入實業運用。他把江蘇的兩家官錢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