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難的伊朗總統萊希,和他的生前身后事

2024年5月19日,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在直升機墜毀事故中去世,成為繼1981年在“8·30”爆炸事件中喪生的拉賈伊 (Mohammad-Ali Rajai)之后,第二位在任內去世的伊朗總統。

責任編輯:李屾淼

專機墜毀

2024年5月19日,伊朗總統萊希前往北部伊朗-阿塞拜疆邊界,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共同出席齊茲加拉西(Qiz Qalasi)和霍達阿法林(Khoda Afarin)兩座大壩的落成典禮。阿塞拜疆與伊朗雖然在民族、教派等方面頗有淵源,但近年來兩國關系并不融洽,此次活動被認為是重要的雙邊和解信號。

2024年5月19日,在伊朗和阿塞拜疆邊境地區,伊朗總統萊希(左)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共同出席齊茲加拉西大壩的落成典禮(圖:視覺中國)

2024年5月19日,在伊朗和阿塞拜疆邊境地區,伊朗總統萊希(左)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共同出席齊茲加拉西大壩的落成典禮(圖:視覺中國)

儀式結束后,萊希一行乘坐一架美制貝爾-212型直升機返回,在飛至東阿塞拜疆省迪茲馬爾森林上空時發生事故,最終墜毀于阿塞拜疆-伊朗邊界以南約20公里處瓦爾熱坎地區的一座陡峭山坡上。伊朗國家電視臺最初稱飛機“硬著陸”,萊希等人“正在搶救”,但幾小時后便證實機上8人全部遇難,隨后伊朗副總統曼蘇里(Mohsen Mansouri)確認了這一報道。

機上8人中有3人為機組人員,5名乘客中除萊希外,還有外長拉卜杜拉希揚 (Hossein Amirabdollahian)和東阿塞拜疆省長拉赫馬蒂(Malek Rahmati)、大不里士伊瑪目阿亞圖拉·哈希姆(Mohammad Ali Al-e Hashem)等。

伊朗紅新月會(IRCS)主席庫利萬德 (Pir-Hossein Koulivand)當晚表示,四十多個救援組不顧氣候惡劣通宵搜救,并稱因天氣原因無法出動無人機搜索。半島電視臺援引目擊者的話稱,直升機在墜毀前業已空中解體。

事故發生后,聯合國及中國、俄羅斯、伊拉克、阿塞拜疆,甚至互為地緣及宗教對手的沙特、卡塔爾等國均表示哀悼。值得注意的是,與伊朗關系緊張的以色列始終保持緘默,而美國一方面由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出面譴責萊希生前作為,另一方面又例行公事地表示“官方哀悼”,官方及軍方則試圖澄清美國“并未策劃針對萊希的秘密行動”。

伊朗反對派組織“全國抵抗委員會”則由其領袖拉賈維(Maryam Rajavi)發表了幸災樂禍的聲明,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