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市陸續解禁摩托車:有利于消費,也能降低社會出行成本
近年來,隨著大環境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解禁摩托車。2017年西安悄然解禁摩托車,成為全國首個摩托車解禁城市。此外,廊坊、濟南、青島等城市也陸續解禁摩托車。解除摩托車的限禁政策,能滿足公眾的通勤需求,不僅有利于消費,也能降低社會出行成本,綜合來看,是有利的。解除對摩托車的限制和禁令,將極大釋放摩托車消費潛力,推動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在2024中國摩托車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摩托車產業在當前促消費的背景下蘊含巨大潛力,應考慮解除部分城市的禁限摩政策,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激發行業活力。
當前,汽車行業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作為小弟的摩托車行業,發展卻一直受到限制。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建議,試點開放“禁限摩”,科學對待城市摩托車行駛,拉動摩托車產業轉型升級。原全國政協委員、知名摩托車企業宗申集團董事長左宗申也曾多年堅持在兩會上提議放開禁限摩。但直到如今,對摩托車的限制政策依然非常嚴厲。中國摩托車產業基本依賴出口支撐。
摩托車受到的限制,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一是在全國層面,對摩托車實行嚴格的報廢政策。根據2013年商務部發布的《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正三輪摩托車使用年限為12年,其他摩托車為13年,達到使用年限的,應當強制報廢。這就意味著,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