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完人的中國船王
鄉村建設家晏陽初說盧作孚是他最敬佩的朋友,“他是位完人”。敢和毛澤東唱反調的梁漱溟稱贊他“庶幾乎可比于古之賢哲”。
盧作孚一次生病,家里人想買只雞給他吃,卻都沒有這個錢
評點中國近現代民族工商業,毛澤東有“四個不能忘”——“重工業不能忘了張之洞,輕紡工業不能忘了張謇,化學工業不能忘了范旭東,運輸航運業不能忘了盧作孚。”
盧作孚,一個重慶合川的小學文化的商人,卻在并不長的一生中建立了不朽的事業:辦船運,能讓軍閥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船交到他的手上,而成為中國船王;抗戰最危急時刻,他幾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國的敦刻爾克式壯舉——宜昌撤退;辦教育,把北碚建設成一片世外桃源;他多次被軍閥和國民政府委以高官,卻大多堅辭而去,即便赴任也很快離職;他是中國大實業家,卻在自己的公司內擁有極少的股份(還是軍閥和股東強贈與他),生活安于清貧樂道……
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實業家,卻在1952年“三反”、“五反”中選擇了自殺,用大量的安眠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鄉村建設家晏陽初說盧作孚是他最敬佩的朋友,“他是位完人”。敢和毛澤東唱反調的梁漱溟稱贊他“庶幾乎可比于古之賢哲”。
被炸沉的民生輪船
盧辦的三峽織染廠
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
創民族航運之高峰
華人船王包玉剛曾經說:“如果盧作孚還健在,就不會有我今日的包玉剛。”由此可見,盧作孚在近現代中國航運業上的地位。
1925年,32歲的盧作孚在家鄉合川籌辦民生公司,開始了實業報國的征途。在此之前,他的理想是“教育報國”,他當過中學老師,還干過滬州永寧公署教育科長,積極開展深入民眾的通俗教育活動。
1924年,他應軍閥楊森之邀,在成都開辦民眾通俗教育館,擔任館長。在軍閥混戰的年代里,四川更是連綿戰亂,一省之內打得烽火連天,永無寧日。在這樣的情形下,盧作孚教育救國的理想無異于對牛彈琴。
民生公司創業相當艱難,盧作孚在上海定制的一艘排水量僅為70噸的小輪船造價就需要3.5萬元,而民生公司募款卻僅為2萬元,實際到位的僅8000元。在這些錢里,他居然還要拿5000元辦一個合川電廠(結束合川沒電的歷史,也算是造福桑梓),剩下的3000元就只能當作是第一艘船的定金了。
好在東拼西湊,總算是湊齊了買船費用,盧作孚和他的“民生號”開始了一統川江航運的旅途。
從小小的民生號開始,幾年內,盧作孚和他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