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發生率居高不下,近視防治指南新修|周一健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病理性近視相關眼底病變已成為我國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曹海東
近視防治需從小從早做起,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視覺中國 | 圖
政策
【時隔六年,近視防治指南新修】
2024年5月31日,國家衛健委公布《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近年來,我國近視發生率居高不下,近視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病理性近視相關眼底病變已成為我國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防治工作。
時隔六年,《指南》新修,不變的是強調注意近距離用眼、科學讀寫習慣、保證兒童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研究表明,戶外活動防控近視的作用與暴露時間和光照強度有關,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可有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此番新修,一個重大變化就是增加了病理性近視相關眼底病變的篇幅。高度近視由于眼軸增長引起的眼球形態和結構的改變,易進展為病理性近視,進而導致多種眼部并發癥。
具體而言,病理性近視相關眼底病引起的眼部并發癥包括:后鞏膜葡萄腫、脈絡膜新生血管、周邊視網膜血管異常、黃斑萎縮、黃斑劈裂、黃斑裂孔、視網膜脈絡膜萎縮、視網膜裂孔、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等眼底疾病,青光眼、白內障、斜視等眼部疾病的風險也顯著增加。
“針對病理性近視相關眼底病變及并發癥的治療也應引起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重視,既要提升近視的防控能力,加強近視的科學防控,又要對病理性近視相關眼底病變及并發癥及時實施干預措施來減少致殘致盲?!比珖烂ぜ夹g指導組組長王寧利做政策解讀時表示。
對于普通近視,要做好定期復查,及時佩戴框架眼鏡或角膜接觸鏡,也可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和開展激光角膜屈光手術等進行矯正和控制。對于病理性近視及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