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梅,你怎么還在做公益律師呀?

“有的人說,活著的時候拼啊掙啊的挺厲害,但到八寶山看幾個葬禮就全明白了。在這個世上,什么是值得你追求的?我覺得自己像一列火車呼地就沖出去了,還沒顧得上想為什么?!?/blockquote>

今年3月,來北京訪問的希拉里第六次接見了郭建梅

郭建梅走在冬日的鄉間小路上,羊群在她的身后,遠山迷蒙,寒氣襲人。“公益律師這條路不好走,我卻走了12年。”畫面里傳出郭建梅的聲音。這是一則電視廣告的片段。

事實上,郭建梅從1995年12月開始做公益律師,到現在算來是14年了。

廣告在審查時還遇到點小麻煩,因為畫面上出現了農民工三根被繃帶包扎的受傷指頭,有關部門認為這樣的畫面給人的刺激過于強烈?,F實是,在郭建梅辦案的過程中,所見之情形不用說是三個指頭受傷,“胳膊腿掉了的都有。”

北京大學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在北京北四環東路的一處公寓里。這是郭建梅1995年與同伴創建的NGO。辦公地點已經搬了好幾個地方。最初的辦公場所是中關村一處簡陋旅館的地下室。

北四環東路辦公室旁的一套房子正在裝修,敲擊的聲音不時傳出。這是新租下來的房間,加上原來租的房間,辦公面積一共是300多平米。這里一年的租房費用10萬元,并不算貴,北京一些大的律師事務所一年花掉的房屋租金達上百萬元。

郭建梅接拍這則廣告獲得的酬勞是100萬元人民幣。她沒給自己留一分錢,所有錢都捐給了中心。這筆錢能加快中心公益事業的拓展:從婦女擴展到其他弱勢群體,比如農民工、下崗工人、殘疾人等等。一個公益律師網絡將會被建立起來。

對于是否要接拍這個廣告,郭建梅一直非常猶豫。她不想讓自己所做的公益事業帶上商業的成分。她的丈夫——作家劉震云——也勸她最好不要接拍。

最后還是接了。“這樣可以把公益律師推向大眾,讓大家知道,社會上還有這樣一個群體。”

郭建梅、劉震云和女兒 圖/受訪者提供

一群孤苦無告的上訪者擠在郭建梅的辦公室,尋求法律救助 圖/人物周刊記者 姜曉明

中心的辦公室掛著一個“家”字。午飯時間,他們在會議桌上鋪上報紙,幾盤簡單的熱菜端了上來。一種帶有蔥香的面餅是大家喜歡的食物。中午飯每個人的標準是10塊錢。

整個中心一共是12個人,包括3個行政人員。郭建梅是中心主任,月薪6000多塊錢,這是中心最高的工資。其他律師的月薪是三五千塊錢,行政人員更少,兩千多。適逢節日時,會有二三百塊錢的補貼。年底每人會有500塊錢的過年費。中心每個律師每年至少要辦15個案子。14年來,他們辦了兩千多個。

“如果憑著我現在的資源,做商業律師的話,收入會比現在高很多很多。”郭建梅分析自己之所以傾心傾力于這樣一項艱難的事業,童年的經歷是她心里的種子。

1960年3月,郭建梅出生在河南滑縣。雙魚座,A型血。“這樣的人會很執著。”

在河南老家,她的奶奶43歲去賣饃的時候,餓死在路上。“她又冷又餓,就是不敢吃饃啊。”奶奶的死,讓她思考中國男權文化下婦女所處的位置。

兩歲時,她被從河南農村送到北京跟姥姥姥爺生活。3個人住在三里河一間十多平米的工廠宿舍里。姥姥從農村來到城市,白天保姆,晚上帶她順著路燈的光亮撿破爛。她記得姥姥的背影:邁著小腳,手里拿著撿來的垃圾,后背挺得筆直。

姥爺是工人,下班后會給郭建梅帶回些爛桃子,“味道很香”。時至今日,爛桃子的味道都能喚起她對童年生活的回憶。

在院子里,郭建梅從河南農村來,土氣,不會說普通話,想跟其他孩子玩,別人都不帶她。她還是喜歡跟著去。一次,她跟在后邊,別人把門一關,夾住了她的手,血順著門框流了下來。“你看,我手上這個地方高一點,就是當年被夾過的。”

最令她心痛的一幕發生在一個元宵節。大家提著各色燈籠走街串巷。她的姥爺買了一個粉紅色的畫著菊花的燈籠,對她說,小梅啊,跟著他們去走走吧。她就提著燈籠跟在一群小孩的后面。有人發現她跟著,轉過身就把她的燈籠踢到地上燒著了。月亮底下,她的眼淚嘩嘩地流。“我當時覺得整個世界都毀滅了。”

“這些受傷的經歷,對孩子的成長也許不好,但這些確實影響了我的性格,特別要強,特別希望幫助弱勢群體。我跟劉震云和我女兒在內,在街上遇到要飯的,都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