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的環保攻略:一“筆”開啟綠色生活
在學生充滿求知欲的眼中,一支中性筆或許不再僅僅是書寫的工具,而是探究環保與生活結合點的載體——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宏大主題,通過小小的文具,連接起每一個學生的日常,潤物細無聲。
用無處不在的文具,承載環境議題的共創與對話,這顯然也是晨光的意愿。
“一支中性筆,從原料到市場,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旅程?”
“在一支環保的中性筆里,如何權衡環保和成本控制問題?”
“多數消費者是否有足夠的環保觀念來購買環保筆?”
……
這是在一封寫給晨光文具(以下簡稱“晨光”)的信里,來自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以下簡稱“上海世外中學”)的三位九年級學生,孫同學、趙同學、何同學提出的問題。在信中,他們一口氣向晨光提出了9個問題,追問原料的選擇、生產環節的環保措施,乃至環保文具的定價策略,試圖了解每一個細節對環境及市場的影響——他們正在進行一場獨立的、來自學生視角的環保理念中性筆調研,并將形成一份近40頁、格式標準、內容詳盡的調研報告。
給晨光文具寫信的上海世外中學的三位九年級學生。(晨光文具/圖)
在學生充滿求知欲的眼中,一支中性筆或許不再僅僅是書寫的工具,而是探究環保與生活結合點的載體——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宏大主題,通過小小的文具,連接起每一個學生的日常,潤物細無聲。
學生對環保的興趣,甚至讓晨光也有些意外?!八麄兊膯栴}很細致,有些問題甚至蠻內行的?!币晃还ぷ魅藛T說,“我們專門發起了一個線上會議,把提問的同學都邀請進來,花了一個多小時,一個一個問題地解答?!?/p>
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的文具制造商之一,晨光正在積極地聯動學生,而“環?!迸c“可持續”的主題,則是近年來熱點中的熱點。這一次,他們把目光投向了一個不起眼的零件——筆芯。
4月22日,第55個“世界地球日”,晨光及晨光公益基金會聯合新華網公益頻道發起“筆芯地球 減塑有我”的環保行動倡議,希望以此號召公眾從生活小事做起,養成節約水電紙、綠色出行、選擇環保理念文具、“換芯不換筆”等綠色生活習慣。
在上海、蘇州和成都三地的6所學校,200多名學生們參與了這項活動的“減碳減塑藝術工作坊”。每位學生用四支廢棄筆芯,外加一張卡紙,做成一個菱形的小畫框,并在上面畫出自己對“環?!钡南敕?。隨后,這些小畫框被連接起來,組成一個球體——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這件名為《無限星球》的環保藝術裝置,亮相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晨光展臺。它的設計者、青年藝術家袁隆解釋說,作品“無限旋轉”的結構,強調了可持續發展的連續性和無限可能性,讓觀者能夠從不同角度感受到作品的深度和變化?!啊稛o限星球》不只是一件藝術作品,它更是一場關于共創可持續未來的視覺對話?!?/p>
用無處不在的文具,承載環境議題的共創與對話,這顯然也是晨光的意愿。
《無限星球》環保藝術裝置亮相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晨光展臺。(晨光文具/圖)
舊筆芯的新旅程
平和雙語學校,坐落在上海浦東的明月路。這里是本次“減碳減塑藝術工作坊”綠色校園公益行動的最后一站。
5月22日,距離“世界地球日”剛好過去整整一個月。袁隆帶著他的課件,走進了這座綠樹環繞之下漂亮的校園。
下午三點,寬敞的餐廳里涌進了幾十號學生。他們麻利地搭起臺子,擺上各種展板和道具,展示對環境的思考和探索——這是本次科技節的主題。
有同學展示并詳細講解如何通過科技手段,分離收集電路板粉碎后的金屬和非金屬粉末;有同學展示了自己利用掃描建模,并現場3D打印一副可降解眼鏡的創意;還有人給校長寫了一封公開信,針對學校工作中的紙張浪費現象提了一系列意見……無論在哪個攤位,只要駐足幾秒鐘,就會有文質彬彬的孩子,上來向你介紹這個裝置的原理、這項工作的意義,并熱情地邀請你一起動手試一試。
上海平和雙語學??萍脊澔顒?。(晨光文具/圖)
袁隆覺得,當下的高中生,對環境議題的關注和了解,既讓人欣慰,也有些出人意料。
而在這些展位旁邊,二十多名不同年齡的學生分坐在桌前,有本校的高中生,也有其他學校的小學生。他們都帶著對環境問題的好奇與關注,報名參加了這次藝術工坊活動。
袁隆打開課件,開始講被溫室氣體包圍的地球,講被塑料污染的海洋;他給孩子們看了美國環保攝影師Chris Jordan那組著名的圖片——在遠離大陸2000公里的太平洋海島上,信天翁的尸體被剖開,里面是各種各樣的塑料……
青年藝術家袁隆在減碳減塑藝術工作坊現場跟學生交流。(晨光文具/圖)
孩子們有些吃驚,就像袁隆自己在2017年第一次看見這組照片時一樣。他當時大受震撼,隨后以此為靈感創作了裝置藝術作品“熔化的信天翁”,那也是他把環境議題當成自己創作主線的開始。他告訴孩子們,如果不加干預,那么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總質量,將超過海洋里所有魚類質量的總和……
在袁隆的指導下,學生們把四根廢棄的筆芯插入3D打印的連接件之中,構成一枚菱形的“葉片”,并在上面隨心畫出自己“對環境問題的思考和感覺”。
有人畫了一個藍色的星球,有人畫了一個帶著可回收標志的垃圾桶……小學4年級的李同學畫了一片綠色的牧場,藍天白云,草地上盛開著星星點點的小花,地平線上有一個小小的蒙古包,她解釋說,“這是沒有碳排放的世界”;高一的鄧同學畫了一些灰色和黑色的抽象圖形——她說自己并不知道原因,只是覺得想這樣畫。
學生們用廢棄筆芯制作的菱形“葉片”。(晨光文具/圖)
袁隆覺得,這些小小的筆芯和紙片,一堂短短的手工課程,讓孩子們接觸了環保的主題,“我相信一點點的碰撞與思考,都會在他們心里留下一點東西”。
事實上,為了這次小小的碰撞,晨光也準備了良久。
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晨光開啟了“減碳減塑藝術工作坊”綠色校園公益行動,號召學生們將收集的廢舊筆芯變廢為寶,做成小小藝術品,用這種藝術和環保教育結合的方式,讓低碳環保更好地融入下一代的生活之中。未來,這樣的可持續課程及工具包會被送往全國更多的鄉村學校,積極助力鄉村素養教育發展。
同時,晨光在旗下獨立品牌九木雜物社及部分零售門店開展全國范圍的環保特別活動,每5支廢舊筆芯可換取一個新筆芯,鼓勵消費者養成“換芯不換筆”的文具使用習慣,積極擁抱綠色消費理念。
“這是我們首次嘗試通過校園藝術工作坊形式,把藝術與環保教育聯結在一起,同時通過一系列可持續產品和宣傳活動,倡導學生等年輕消費者從一支筆及身邊小事做起,積極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背抗馐紫沙掷m發展官陳姿丹表示,晨光將進一步評估這種眾創形式的活動,“如果效果好,我們會沿著這個方向繼續探索?!?/p>
一支可持續的筆
在上海世外中學,孫、趙、何三位同學,也正在進行自己的探索。
他們為自己的組合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妙筆生花小組”,要對方興未艾的環保中性筆,來一場調研。他們顯然不滿足于書本或者網絡上的知識,而是決定從學生——或許也是環保中性筆最大的用戶群體——的角度,去審視這些朝夕相伴,卻熟視無睹的小文具。求知求真的同時,也希望喚起更多人對于環保的關注與行動。
他們最初的想法很直接:通過測評不同品牌的中性筆,幫助大家挑選出性價比高的書寫工具。然而,隨著調研的深入,他們發現了一個更深刻的問題——在追求書寫流暢與性價比的同時,我們是否忽略了筆背后的環保問題?大量的塑料筆桿和筆芯在被丟棄后,對環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污染。于是,小組的目標轉變了,他們決定專注于推廣環保中性筆,通過實際行動去倡導環保理念,也探究市場對可持續產品的態度。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三位組員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向6-18歲的學生群體和31-45歲的各行業“上班族”分發了問卷,并回收了132份有效答卷。通過分析答卷,他們了解了受訪者日常使用中性筆的習慣和品牌偏好;隨后又通過網絡搜索和實地考察,搜集了大量關于環保中性筆的資料。在此基礎上,他們制定了詳細的測評標準,對市面上的多款環保中性筆進行了全面的測評,包括書寫流暢度、速干性、耐水性等多個方面。
最終,經過努力,小組不僅完成了對多款環保中性筆的測評,形成了近40頁的調研報告,還制作了一部宣傳視頻,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和深入淺出的解說,向觀眾展示環保中性筆的優勢和必要性。這部視頻在B站上發布后,迅速獲得了大量的觀看和點贊,引發了討論和關注。
調研報告的標題讀起來有些浪漫——《“妙筆生花”——一筆開啟,綠色生活》,標題下用英文寫著注解:“How a Pen can be the KEY to Sustainability”(一支筆如何成為可持續的關鍵),這或許也是他們對文具與可持續理念的思考與態度。
上海世外中學的三位學生展示他們的調研報告《“妙筆生花”——一筆開啟,綠色生活》。(晨光文具/圖)
細讀之下,這份報告會告訴你,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中性筆在學生中的使用比例;哪些筆被認為更順滑;哪些筆的墨水最速干;哪些筆被認為最有性價比……也包括哪些筆的墨水容量更大——這往往被認為是更環保的指標之一。
調研報告也顯示,“學生黨”對于價格依舊是敏感的——調查的受訪者們,大多贊同廠商將環保理念融入中性筆,卻也表示并不愿意為“環?!备冻龈叩膬r格。而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們往往會認為,帶有“環?!备拍畹奈木邥粯松细叩膬r格。在調查視頻中,一位受訪學生猜測一款晨光環保理念產品的售價為“10元左右”,當被告知僅售“4到5元”的時候,他表示自己會很樂意選擇這樣一款高性價比,又環保的筆。
在與晨光的問詢中,“妙筆生花小組”也得到了類似的信息——來自晨光品牌中心的工作人員向他們解釋,中性筆模具的開發可能會花費上百萬元的費用,因此,在開發新型環保理念文具的過程中,“成本”與“環?!钡臋嗪馐且粋€繞不過去的問題?!岸抗獾沫h保理念文具通過使用經市場驗證的成熟模具,得以將售價維持在一個相對親民、性價比高的區間內?!眻蟾鎸懙?,“也正因如此,晨光的環保理念筆并沒有打著‘環?!钠焯柡逄蹆r,而是維持在一個與普通中性筆相似的售價附近?!?/p>
“不該讓消費者為環保支付額外的溢價”的理念,顯然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因此,晨光對于環保理念文具產品的開發策略,也顯得謹慎而克制——以“少而精”的方式,摸索前行。不浪費,不冒進,或許在晨光看來,這才是真正“以可持續的方式去踐行可持續理念”。
本次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晨光帶來的一系列環保理念文具產品引發現場關注,如攜手紅樹林基金會(MCF)推出的“瀕危動物?濕地”系列書寫工具,采用 PLA 可降解材料和再生材料制作,筆桿等部分材質來自由玉米等生物質轉化而成的乳酸材料,具有優異的生物降解性,可以減少塑料污染,以實際行動保護瀕危動物。主要材料采用再生塑料制作而成的晨光“環保記-減碳計劃”系列中性筆,每支筆減少碳排放約49gCO?e……
這些文具無一例外,都以“好用”“不貴”為基礎。正如“妙筆生花小組”的調研報告所說,不讓消費者為環保概念額外埋單,或許才是讓他們親近環保的好辦法。
晨光攜手紅樹林基金會(MCF)推出晨光“瀕危動物?濕地”系列產品,采用PLA可降解材料和再生材料制作而成。(晨光文具/圖)
被時代定義的文具
在上海世外中學附近的一家九木雜物社,幾位身著校服的學生,正在一組陳列柜前挑選文具。
近年來,遍布中國一二線城市的九木雜物社里,增加了環保專區,用來陳列其母公司晨光近年推出的環保理念文具。比如前文提及的“瀕危動物?濕地”系列書寫工具、被昵稱為“碳49”的“環保記-減碳計劃”系列中性筆,都能在這里找到。
一位同學表示,自己并非為尋找環保理念文具而來,“但這些文具的標簽上,都會有一些環保的相關說明,一邊逛,一邊也能了解相關的知識”。
把每一件小小的文具變成傳播節點,這或許正是晨光想要的結果。比如,新版的“碳49”中性筆標簽上,就專門印上了“約等于隨手關燈減少照明1.45h”的文字說明,幫助大眾理解“49克碳排放當量”的意義。
所有的改進,都來自市場的反饋。陳姿丹說,晨光在全國有近7萬家零售終端,以及600多家九木雜物社,每天有超過1000萬消費者選擇購買晨光的產品。而市場對環保理念文具的關注、認可與需求,也是“肉眼可見”的增長趨勢。
日益增長的銷量,則會繼續攤薄環保理念文具的生產成本,讓它們在市場上形成良性的閉環,去影響更多用戶。與此同時,產業鏈的另一端,也在飛速革新。
文具廠商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上游供應商,正在為他們提供日新月異的環保材料?!懊罟P生花小組”的報告中就曾提及,晨光正在嘗試使用廢棄液晶屏制造的塑料制作筆桿。
而此類探索,漸漸成了環保理念文具開發的成熟路徑之一。
2023年,晨光就曾攜手美團“青山計劃”,聯合回收企業收集外賣餐盒,轉換為再生塑料原料,最終由晨光打造為碳中和文具。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列產品從原材料獲取、生產加工、運輸分銷到使用、廢棄處置階段,達成全生命周期碳中和。根據測算,每支碳中和系列中性筆筆身采用回收餐盒再造的再生塑料,可減少約2.3g塑料產生的碳排放,并通過碳核算機構完成碳足跡核算和碳抵消,拿到了碳中和證書。
晨光攜手美團“青山計劃”推出晨光首款碳中和文具系列。(晨光文具/圖)
甚至很多學生都已經注意到,最日常不過的文具背后,已經生長出一片全新的產業生態。
古老文具行業,正在折射新的時代主題,并為自身的發展找到了新的方向,注入新的活力。
在九木雜物社,一位細心的同學發現,晨光環保理念文具上經常能看見一個由三道相互環繞的箭頭組成的“綠心”標志——它背后是晨光為自身產品設立的一整套嚴苛的評價標準,目的就是讓真正可持續的文具,觸達更多的人。
“晨光面對的是數量龐大的年輕消費主力軍,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環保,擁有十分強烈的綠色消費意識。晨光堅持以可持續產品為載體,倡導更多年輕消費者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踐行可持續理念?!标愖说ふf,他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一筆開啟,綠色生活”。
隨著“碳博會”被點亮的《無限星球》,人們看到了一位藝術家,和6所學校200多位不同年齡學生,以及一家文具企業對于“可持續”的共同思考與親身參與,似乎也在每一片“樹葉”的延展中,看到了一個正在用綠色書寫的無限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結束“碳博會”的呈現之后,這個藝術裝置將繼續在上海長寧來福士廣場展出,吸引更多公眾關注環境保護議題,鼓勵更多人從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做起,積極踐行減碳減塑的綠色生活方式。
最終,它將回到晨光位于上海市松江區千帆路的總部,被放置在大廳的中央。
“它不會成為一件垃圾?!标愖说ふf,“我們希望影響更多的人?!?/p>
“知道它最終不會成為一件垃圾,蠻讓人高興的?!崩钔瑢W說。
晨光文具綠色校園公益活動,讓低碳環保更好地融入下一代的生活之中。(晨光文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