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弱化應試教育的導向?浙江新高考改革觀察

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性,但“個人的興趣、高校的發展和國家的需求,三者利益要實現統一”。

在考綱取消之前,55歲的數學老師張宏有底氣和學生說,“這個內容不考”。但現在任何人都不能講這句話,因為試題怎么出“你猜不到”。

責任編輯:錢煒

2024年5月22日,龍賽中學的高三教學樓走廊。學生們寫下高考目標,拼成“勝”字貼在墻上。(南方周末記者杜寒三/圖)

2024年5月22日,龍賽中學的高三教學樓走廊。學生們寫下高考目標,拼成“勝”字貼在墻上。(南方周末記者杜寒三/圖)

2024年5月22日傍晚,浙江省寧波市龍賽中學,高三教室里正播放英語聽力,13班的班主任坐在走廊上批改試卷。她怕驚擾到學生,悄悄打開窗戶,每翻一頁卷子,都往教室里望一眼。

17天后,浙江的高三考生將迎來第二次外語高考。

這是浙江啟動首批新高考改革試點提出的要求。2014年印發的《浙江省深化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試點方案》規定,外語和選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試,選用其中1次成績。

所謂選考科目,是新高考改革的產物。改革后,保持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不變,取消文理分科,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與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

自2014年浙江和上海啟動首批試點后,新高考改革已經走過10年歷程。截至目前,全國29個省份已啟動新高考改革,其中一些省市增加了外語或外語聽力的考試機會,但至今仍只有浙江實行外語和選考科目都是“一年兩考”。

“每屆學生都會有黑馬,也有意想不到的失手?!饼堎愔袑W有近30年教齡的班主任張宏說,但在新高考改革后,“風險少了很多”。增加了考生選擇性,破除“一考定終身”的效果是顯著的。但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終究有限,在政策的出發點和考生功利化目標的張力之間,改革也在不斷調整。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原副院長邊新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公平在起作用,公平本身驅動改革,但也是改革的制約因素”。

選課走班

2016年10月,龍賽中學班主任董曉倩帶的首屆新高考班,參加了第一次選考。董曉倩發現,不少家長對孩子選擇的科目有些擔心。

按照當年龍賽中學選課走班方案,這個班級屬于“物技班”——學生都選擇了物理與技術,同時在政治、歷史、地理、化學和生物這5門科目中任選1門。

不同于此前文理分科,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外,文科班統一學習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班學習物理、化學、生物。新高考改革后,學生有了更多選擇。

這一變化始于2013年。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其中包括“逐步推行普通高?;诮y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一年后,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考試招生制度存在唯分數論影響學生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等問題。實施意見印發不到半個月,浙江和上海發布改革實施方案,新高考改革率先在兩地啟動。

龍賽中學副校長左建華,彼時任教務處負責人,“一開始看到方案,我們也覺得很復雜”。根據浙江省的方案,可選科目除了傳統的政治歷史地理與物理化學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