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庖丁解牛教人如何養生——談談莊子對生死的看法

具有復雜的身體結構的牛象征著復雜的現實社會,解牛的刀象征著人的生命,而庖丁、良庖、族庖則代表幾種在保養生命方面具有不同層次和境界的人。庖丁解牛的故事敘說的是如何在紛繁復雜、處處危機的社會中善待自己的生命。

責任編輯:辛省志

死亡對每個人而言都不可避免,我們最終都要直面死亡的到來。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是古今中西的很多思想家都在思考的問題。西方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要“向死而生”,他認為人只要還沒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人的一生貫穿著走向死的整個過程。正是在向死的過程中,人才能真實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才能激發自己的生命活力以及更好地思考生命的意義。

對死亡,中國哲人孔子的態度更務實。他不愿意輕易地談論死,他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又講“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對孔子而言,死亡并非不重要,但是他認為對于死亡以及死后之事,我們所知甚少,也太過虛遠,所以與其過多地關注死,不如踏踏實實地過好當下的生活,在當下的現實生活中獲得生命的意義。

道家的莊子相比較而言就更關注也更愿意談論人的死亡問題?!肚f子》中有很多關于生死問題的論述,而這些論述往往又以一種非常具有幽默色彩的方式呈現出來?!肚f子》中有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鼓盆而歌”的故事: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葑釉唬骸芭c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