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要天水圍——一部電視電影的勝利

天水圍有很多類似的家庭:內地女孩以為自己嫁去香港做少奶奶,結了婚到了香港,才發現嫁的就是普通的香港司機、搬運工、修理工,住在遠離市區的天水圍。老夫少妻,家貧百事哀,矛盾沒有出口,最后就變成一個個家庭悲劇。

責任編輯:夏辰 袁蕾 實習生 朱曉佳

再也不拍張愛玲了

1978年,許鞍華從倫敦回來,發現了張愛玲,看她的《傾城之戀》,還有《第一爐香》,許鞍華大吃一驚:“怎么搞的?講香港講得那么好。”她趕緊找了張愛玲其他小說來看,陸陸續續看了《連環套》、《惘然記》、《半生緣》。

1984年,許鞍華開拍《傾城之戀》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好多香港文化人都喜歡張愛玲,聽到自己要拍《傾城之戀》,他們都很興奮。

許鞍華是把《傾城之戀》當成才子佳人的浪漫小說來看的,后來宋淇跟許鞍華見面,提醒她:這是一對狗男女的故事。

許鞍華表面應付著,心里完全不同意,她認定這是一個非常顛覆的、戀愛偉大到傾城的愛情故事,她決定要拍出張愛玲的“精髓”。

直到影片公映,許鞍華坐在戲院,越看越覺得不對,這好像不是自己從書上看到的《傾城之戀》。

張愛玲在《自己的文章》里,對《傾城之戀》進行自我解剖: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

許鞍華終于明白自己錯大了:范柳原和白流蘇雖然不至于是狗男女,但最多只是飲食男女在互相較勁。

《傾城之戀》滑鐵盧之后,許鞍華又拍了《半生緣》?!秲A城之戀》的挫敗讓她有點不服氣;《半生緣》是她最喜歡的張愛玲作品;又能回到內地拍戲,許鞍華決定“試試看”。

“我不能說《半生緣》是成功的,至少不像《傾城之戀》搞錯那么多。”

“如果我是聰明的,就不會再拍張愛玲;因為我不聰明,我才會拍了兩次。”許鞍華賭咒發誓不會再拍張愛玲,這個誓言終于被粉碎,今年4月2日,許鞍華執導的第一部舞臺劇《金鎖記》公演。

排演《金鎖記》是因為香港焦媛實驗劇團的邀請,這個劇團一直以探索女性劇場為己任,他們最著名的劇目是《陰道獨白》。

“舞臺我不熟悉,至少我熟悉張愛玲。”許鞍華“兩害取其輕”,挑的又是張愛玲作品里最好排的《金鎖記》。

《金鎖記》有現成的劇本,王安憶編劇、黃蜀芹執導過的。

《金鎖記》也沒有得到喝彩,人們對她的關注顯然不在張愛玲上,而是她代表香港本土電影回歸的力作《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其實有兩部電影,一部溫情脈脈的“吃飯片”,叫《天水圍的日與夜》,講一個香港普通單親媽媽和兒子、鄰居間生活的故事,影片最重要的情節就是母子每天的晚餐。

另一部是暴力版的“殺人片”,全名《天水圍的夜與霧》,除了“天水圍”的名稱、導演和投資方相同外,跟上一部沒有什么關系。“夜與霧”改編自香港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