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輪回記
“樓下的碟店真挺牛,制片人都還沒來得及把《潛伏》的碟給我遞到,我已經在他們家買到了正版,有點貴。不過,據賣碟的帥鍋說,昨天剛上貨,賣得賊火。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陳 晨 朱曉佳
龍一在自己的博客中專門刊登了題為關于小說《潛伏》的公告——
“因世事難料,恐仁人君子因真相不明為多欲擅誘之士所乘,特此周知:短篇小說《潛伏》的電視劇改編權于2006年11月轉讓給東陽青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張靜女士,張靜女士為電視劇改編權惟一擁有人。”
小說化身劇本
張靜說,我是軟磨硬泡才說服姜偉接下這活兒的。這活兒指的是將小說《潛伏》改編成電視劇。張靜意圖把《潛伏》塞給姜偉,但是當初把《潛伏》捅給張靜的也是姜偉。
2006年初,姜偉在一家影視公司的推介之下看到了天津作家龍一的小說《潛伏》,這家公司告訴姜偉,他們已經把小說的版權買下。時隔不久,姜偉跟多年的合作伙伴、東陽青雨影視公司的制片人張靜聊天,無意中提到了《潛伏》:你看看,這個小說很有特點,很會抓題材。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張靜看過小說,就悄悄赴天津,找龍一談了兩個小時,買到了并未賣出的改編權。這個動作把姜偉弄得很被動。就在這時,又有一家影 視公司拿一篇諜戰小說來找姜偉,問他能不能操刀改成劇本,姜偉一看就懵了:這篇小說的內容跟《潛伏》極其相似。姜偉怕兩家公司題材撞車,就把兩個劇本交換 發給兩方。隨即,兩家影視公司和兩位作家,陷入了曠日持久的版權糾紛。
因為小說《潛伏》的發表時間比另一篇小說早,東陽青雨公司認為,不管官司結果如何,自己肯定沒什么問題,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就暗地張羅,請了四位編劇,齊頭并進,把《潛伏》改編成劇本。齊頭并進的效果并不理想,改編的活最后還是落到姜偉手上。
《潛伏》小說簡介
余則成是個老實的知識青年。日本人被打敗了,他跟隨上司來到天津建立軍統局天津站,上司任少將站長,他是少校副官兼機要室主任。上司將他當作子侄一般看待,命令他回鄉把太太接過來團圓。特勤隊的隊長老馬自告奮勇陪余則成一同上路,去接那個原本并不存在的女人。
翠平身上有一股火燒火燎的焦臭,汽車開出去二十里之后,余則成才弄明白,這是煙袋油子的味道。余則成的嗜好只有一樣,便是收藏文房四寶,而他最厭惡的也只 有一樣,就是吸煙的味道。凌晨醒來時,他發現翠平蹲在二樓的陽臺上,嘴里咬著一桿短煙袋,噴出來的濃煙好似火車頭,腳邊被用來當煙缸使的是他剛買回來的一 方端硯,據說是文徵明的遺物。
1948年東北戰局最為緊張的時刻,余則成受命空降長春,把蔣介石手令遞交長春的守將鄭洞國。余則成回家將手令的內容寫在一張字條上交給翠平,說你明天一早把它送到聯絡點。
臨走時,翠平突然說:跟你在一起住了兩年,我已經沒法再回去嫁人了,你一定要回來!
三十多年之后,余則成為了慶祝自己終于被摘掉軍統特務的帽子,燉了一鍋牛肉,請一個名叫龍一的忘年之交一起吃飯,并給他講述了這段往事。龍一問翠平后來怎 么樣了。余則成搖搖頭說,翠平當天便失蹤了,一起失蹤的還有老馬,一定是她送完情報后被老馬追蹤了,抓捕時她拉響了手雷
10年前的《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差不多是同樣的情形。“那時我找了一個導演,半年多,他沒有辦法交稿,一個字也沒有寫。我找到姜偉,他剛拍完《浮華 背后》。”張靜說,“兩天后他回答說可以做。我就與他簽定了合同。他寫了7個月寫好了,由張建棟來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