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立醫院如何演變為“地下”銀行丨記者手記
辰溪縣人民醫院的租賃事件,是公立醫院改制過程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責任編輯:張玥
辰溪縣人民醫院。南方周末記者 趙繼林 攝
2024年5月29日,我發表了一篇題為《租下縣人民醫院40年:“改制”、集資與中途退場》的稿子,寫的是湖南辰溪縣一家公立醫院的改制風波。
辰溪縣人民醫院改革有深刻的歷史背景。一方面,醫院資金短缺、設施陳舊、人才流失等問題突出。另一方面,縣政府財政吃緊,對公立醫院的投入有限。醫院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一位當年參與醫院改革的人士告訴我,政府當時連160萬元也拿不出來,“我估計今天很多人在罵,但當時是沒辦法的辦法”。
從接手的人來看,報道的主角滕、米二人確實是合適的人選。滕樹良當過醫生、做過縣長、“下過?!?、開過醫院。米曉慧又拿下了門診大樓的一塊地。對醫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