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療法或將治療不同基因突變疾病丨科創要聞

在突變基因的位點引入整個健康基因(通常為幾千個堿基對),無論其致病基因突變是什么,均可產生療效,則是基因編輯的長期目標。

責任編輯:黃金萍

6月10日,《自然》子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劉如謙團隊,和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馬克·奧斯本(Mark J. Osborn)團隊合作的最新研究,Efficient site-specific integration of large genes in mammalian cells via continuously evolved recombinases and prime editing,描述了一個名為PASSIGE(prime-editing-assisted site-specific integrase gene editing)的基因編輯系統,可以將整個基因精準插入到細胞DNA的指定位置,未來有望實現只需開發一種基因編輯療法,即可治療不同基因突變引發的疾病,無需針對每種突變進行修改。

研究團隊利用噬菌體輔助連續進化(PACE)技術,將絲氨酸整合酶Bxb1迭代進化數百代,結合先導編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實現了大片段基因的高效位點特異性整合,能夠精確整合超過10千堿基(kilobases)的DNA片段。

▲PASSIGE概述。圖片來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ASSIGE是先導編輯(Prime Editing,一種基因編輯技術)的“升級版”。先導編輯已經實現了在細胞DNA中植入幾十個堿基對長度的DNA片段,糾正大多數已知的致病突變。在突變基因的位點引入整個健康基因(通常為幾千個堿基對),無論其致病基因突變是什么,均可產生療效,則是基因編輯的長期目標。

2021年12月,劉如謙團隊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發表論文,介紹了雙先導編輯(TwinPE)技術,使用一種質粒編輯蛋白和兩種質粒編輯引導RNA(pegRNA),在內源性人類基因組位點上對DNA序列進行可編程的替換或切除。

PASSIGE基因編輯系統,則是將先導編輯與位點特異性絲氨酸整合酶結合,在不產生DNA雙鏈斷裂的情況下,能夠將長達數千堿基的DNA整合到哺乳動物基因組中的特定位置,單次轉染的整合效率為6.8%。

同時,研究團隊提升了PASSIGE的編輯效率,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員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