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石板街,漫步香港電影取景地

邁入上環文武廟,繞過檔中,無數螺旋式的塔香垂懸半空,寫有香客名字的紅紙片輕微晃動,青煙裊娜,光影恍惚,在匍匐跪拜的人群中,我看到了《胭脂扣》中如花頎長的背影……

責任編輯:楊嘉敏

1952年,32歲的張愛玲謝絕了夏衍的挽留,以“繼續因抗戰而中止的香港大學學業”為由,從上海乘火車至廣州,再沿廣九鐵路南下。在一個蟬聲聒噪的大熱天,跨過羅湖橋,只身來到香港。

然而,久別重逢的香港并沒有立刻接納她。無奈之下,東渡日本,投奔昔日港大同學、“閨蜜”炎櫻,結果也不如意。再度返港,只得靠翻譯英美文學謀生。在一次應征翻譯海明威《老人與?!返幕顒又?,張愛玲結識了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新聞處的宋淇。

此時,香港電影正在經歷粵語片向國語片的轉型。從上海涌入的資本、人才以及來自東南亞的收購重組,令香港影業蓬勃發展。1956年,宋淇出任國際電影業有限公司(簡稱“電懋”)制片部經理。應他的邀請,已赴美定居的張愛玲開始重操滬上舊業——編劇。之后八年,張愛玲大約創作了10個劇本,借以度過了一生經濟最困窘的階段。這一時期,略遲于“電懋”成立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簡稱“邵氏”)也竭力在臺灣、澳門以及東南亞、海外華人社區擴張其電影版圖。“電懋”與“邵氏”競相打造的制片流水線,啟動了香港影業的現代化、工業化、規?;?、國際化。1970年代開始,香港取代上海,成為“東方好萊塢”。

銅鑼灣夜市  供圖 龐勉

銅鑼灣夜市  供圖 龐勉

煤氣燈街和石板街

好萊塢在香港譯作“荷李活”或“荷里活”。二十多年前,有部電影叫《香港有個荷里活》,里面虛構了一處荷里活高尚社區?,F實中,香港也不乏這個稱謂,稍加留意,便能看到,以此冠名的廣場、餐廳、冰室……當然,最著名的要屬荷李活道。

從中環地鐵站出來,我順著雪廠街徒步,近在咫尺的太平山趁著高樓的縫隙插播“快閃”。據旅港文人葉靈鳳先生的考證,雪廠街因1845年修建貯存天然冰塊(港人稱冰為雪)的冷庫得名。當時中環尚未填海,雪廠街與皇后大道中的交會處瀕臨港灣,便于來自美國的運冰船卸載。

穿過斑馬線,雪廠街變成一段拐彎的坡道,車輛來往如梭。上行百余步,左手邊兩盞英倫風格的煤氣路燈,很眼熟。走近細瞧,數十級敦實的花崗巖石階鋪疊而下,底端望柱也有兩盞。沒錯,這里就是煤氣燈街。

煤氣燈街系坊間昵稱,其本名為都爹利街,始自1846年英商喬治·都爹利(George Duddell)于此購地。都爹利可謂香港開埠初期的冒險家代表。1844年,23歲的他抵港販賣鴉片,后轉營運輸、五金和面包等行業致富。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轟動全港的“毒面包”案發生后,英人改往他開在下環(今灣仔)的都爹利面包店消費。結果,該店被憤怒的華人焚毀。1887年,都爹利去世。于此前后,花崗巖石階建成,兩側條石欄桿采用簡潔典雅的托斯卡納柱,與我參觀過的廣州粵海關大樓同款。而煤氣路燈安裝年份未能確定,據燈泡型號推測,應是1922年或稍晚。二戰結束后,全港的煤氣路燈漸被電燈替換。隨之消逝的,還有每個晨昏,燈夫持竿逐一點亮或熄滅燈火的場面。僅剩的這四盞本擬送入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