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不值錢,但鄰居們真好丨回鄉偶書
凌晨兩點多鐘,鄉鄰們從睡夢里醒來,無聲地加入到這場勞作中,干起來輕車熟道,利索干凈。他們知道,麥子泡了水就壞了,就賣不上價了,這是一場與老天爺的競速賽。
責任編輯:溫翠玲
老家收割小麥后的田地。(作者供圖)
父母在陜西老家有五畝多的地。秋天種冬小麥,到來年夏天小麥收割之后就種上玉米。差不多三十年前,這些土地上長的也是這些事物。經過三十年的變遷,蘋果樹現在又讓位給了這些糧食作物,真是滄海桑田,讓人不得不感慨。不過我覺得挺好,父母年齡大了,種莊稼有個盼頭,有個收成,最主要是輕松一些,不要再像種蘋果那樣勞人就行。
端午節前我家收了麥子。我媽說本來那天他們是沒打算收的,是我爸在幫一個老鄉收他家的麥子時隨即做的決定。這里容我插上幾句,就我們村的情況來說,把土地用來種糧食的農人還是少數,大部分人的田里還是務養著蘋果、桃子和梨等果樹,種麥子比起這些東西來,收益差了不知多少倍。村里現在人少,更不見青壯年勞力,有了急活,大家就會自發地去互相幫襯,這都形成了一種自覺。前陣子,我家要把門前的土地面打成水泥地面,除了水泥商和他的灌漿車外,剩下的勞力都是鄉鄰們,他們干了好些重活,忙了整整一天,不要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