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病因,中國的良藥:破除兩種尺蠖效應互動(上)全球經濟危機的緣由及根本解決之道

美國人過度消費產生了窟窿,我們消費不足,就把產品賣給(其實就是“賒給”)美國,幫他們填窟窿。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

責任編輯:戴志勇

美 國的政治是民主政治,“左派”、“右派”都要討好老百姓。這是民主的大優點,但也可能出現“反向尺蠖效應”:人民為擴展自由而選出右派,但卻不允許減少福 利;人民為增加福利而選出左派,但不允許減少自由。這就可能造成國民的自由、福利雙“過分”。但是,“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可持續的。強要持 續,就會惹出禍來。

一種危機,還是兩種危機?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和1929年危機的性質截然不同。1929年危機,是過度投資、消費不足導致產能過剩,最后致再生產過程中斷,于是倒牛奶、燒小麥、毀汽車、炸高爐。過剩危機主要是消費不足造成。

此次源于華爾街的金融危機,人們指責的卻是美國人過度、超前消費,通過貿易逆差和全球發行國債,向全世界透支,結果透支窟窿太大,導致信用崩潰。美國現在的消費率全世界最高,這和1929年截然相反。

類似1929年過度投資導致消費不足的現象,全世界表現得最明顯的倒是在中國。中國現在沒碰到大振蕩,是因為“過剩產品”以巨額順差的方式出口到美 國等發達國家了。沒有這個外需,過剩危機將表現得更嚴重。中國的過剩危機,比次貸危機爆發要早。消費不足、投資過度、產能過剩,在中國存在了十幾年,我們 的危機有自身邏輯。

請看圖1:一般居民的消費占GDP總量,美國是80%左右,中國不到40%,幾乎是兩個極端。美國人過度消費產生了窟窿,我們消費不足,就把產品賣給(其實就是“賒給”)美國,幫他們填窟窿。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

圖1

世界鑄幣權刺激美國的“消費狂”

很多人說美國人現在有一種惡習,就是借債超前消費,相當一段時間內成了消費狂。

惡習該罵,更重要的是:這個惡習怎么產生的?是“資本主義”嗎?可從馬克思到凱恩斯講的“資本主義”特征,不是完全相反?而且,同樣實行資本主義制 度的,比如日本、韓國,通常又被認為是高儲蓄國家,歐洲盡管也有高消費勢頭,但不會像美國人這樣透支,道理很簡單,歐元沒有世界鑄幣權地位。因此,這個“ 惡習”和經濟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無關。

陳平先生說這是“福利國家”制度的危機。表面看有點像:除了“次貸”被認為是“過分”支持窮人買房以外,美國現在實體經濟領域中最嚴重的汽車業危 機,人們幾乎眾口一詞地歸咎于工會太厲害,導致負擔重,雇傭自由消失,競爭力垮臺等等。這簡直是工會太欺負資本,太不“資本主義”了嘛,如果它搞血汗工 廠,怎會如此窩囊?但舉世公認歐洲尤其是北歐才是福利國家與強工會的典型,為什么危機在美國爆發?

是否“消費文化”導致了這種惡習?“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講的可是勤儉、禁欲和以積累為天職。這與今天的美國消費狂不是相反嗎?多數美國人當年與今天都是新教徒,這是“文化”能解釋的嗎?

這種透支消費的惡習,最直接、最表層的原因并不難找:就是美元的世界貨幣特權。

美國由于獨家擁有這種“美元霸權”,可以任意發行美元來買世界各地的任何東西,就像有了想啥來啥的“寶葫蘆”,這個寶葫蘆,中國人、日本人、歐洲人都沒有,過度消費、透支全球弄出這么大個窟窿,只有美國人能闖這樣的禍!

美元真的是“寶葫蘆”嗎?

問題在于,世界貨幣發行權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寶葫蘆嗎?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不能任意發行,因為它有兌金保證。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美元跟黃金脫鉤,但世界仍然認它。顯然,布雷頓森林體系終結后美 元仍要受到制約,制約就是美元公信力對美國的好處。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人們持有美元無需對美國政府有什么道義上的好感,因為不管怎樣都可用它兌換黃金。 但兌金權取消以后,你憑什么還愿意持有?第一個前提就是相信美國的行為是負責任的。當然由于慣性,各國持有的美元資產比例太大,棄用美元要支付成本,一般 來講人們不愿這樣做,但如果美國太不像話,各國不是不能“壯士斷腕”。那美元的霸權地位就終結了,這樣,不但“鑄幣稅”巨大好處的喪失絕非一時的透支所能 彌補,更意味著美國整體地位的衰落。

如果濫發美元又不欲其大貶值,除非讓境外美元購買美國資產。這就有“賣光美國”的危險。到一定程度“美元霸權&r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