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不衰,廣東人口逆勢增長的秘密

2007年,廣東首度超過河南,成為第一人口大省,并持續至今。

“珠三角的魅力就在于制造業夠發達,客戶夠多?!敝灰袃扇齻€客戶,就能維持一個公司生存,四個以上客戶就能掙錢。

東莞虎門鎮、長安鎮、塘廈鎮人口超過60萬。人口最強鎮,也是經濟最強鎮,三者均躋身全國十大經濟強鎮。

發自:廣東東莞

責任編輯:張玥

廣東是全國流動人口第一大省,也是全國生育第一大省。圖片來源:新華社

廣東是全國流動人口第一大省,也是全國生育第一大省。圖片來源:新華社

與老家相隔700公里,湖南人劉桂剛六年前決定在廣東東莞買房定居。二十年前,父母來這里創業,扎下根后,他的塑料工廠又招來了越來越多的外來年輕人。

劉桂剛的決定是人口大潮的一個縮影。人口增長,包括自然增長(即生育數減死亡數)和機械增長(即人口凈流入量)。2023年,廣東人口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都為正值,成為國內少子化、老齡化趨勢中的一個亮點。

一般來說,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越是生育率“洼地”,但全國GDP排名第一的廣東卻是例外。

2023年,GDP總量前五的省份中,僅廣東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出生人口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在已公布數據的30個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的有五個省份:廣東、廣西、貴州、海南、青海。

此外,廣東常住人口1.27億人,較2022年增長49萬人,連續18年蟬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

廣東是全國流動人口第一大省,也是全國生育第一大省。

2024年初,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我們有1.27億常住人口、每天約1.5億實時在粵人口,活躍的人氣帶來的是蓬勃的朝氣、興旺的財氣”。

近兩年,廣東實施的“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也特別注重對人才的吸引和培養,例如為18-35歲相關人才提供高等教育補貼、開通青年興鄉培育計劃千人創客省級示范班等項目。

然而“搶人”政策各大城市都在出臺,廣東何以源源不斷地吸引外來人口?答案是就業機會,其核心是制造業的迭代升級。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初期主要靠“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吸引大量外資設廠,并帶來先進的生產管理制度。

尤其是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后,規定特區企業雇工可由企業招聘,使得天南海北的打工者南下,出現“百萬勞工下廣東”的局面?!皷|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也成為當時深入人心的口號。

生于1968年的劉善明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系。1992年4月,臨近畢業,學校組織個別師生參與討論鄧小平的“南方談話”?。預感到要發生大變化,劉善明沒有接受分配工作成為一名教師,而是決定前往廣東。

他先到了經濟特區之一的汕頭,干的第一份工作是賣涂料的漆工,因緣際會接觸到塑料外貿業務。

塑料,是與鋼筋、水泥、木材齊名的基礎制造原材料,其運用范圍涵蓋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產業鏈覆蓋化工原料、機械設備、模具、制造。塑料,可以說是工業的基礎。

廣東是塑料大省,產業鏈最為齊全。2023年其塑料制品產量1450.69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9.37%,位居榜首。

工作中,劉善明意識到塑料客戶更集中在深圳、東莞這些制造業工廠聚集的地方。2000年,他辭去珠海的國企工作,到東莞與朋友創業。

也是這一年,還在讀初中的湖南人劉桂剛的生活也與東莞產生了交集。他的父母放棄了老家的工作,跟著同鄉從邵陽一路乘汽車到廣州做生意。劉桂剛兄弟三人每年寒暑假到廣東與父母團聚。

他父母賣的正是塑膠原材料。這些圓柱狀的顆粒,也叫“工業糧食”。塑料制品就是將這些顆粒熱熔成液體后,再經模具擠壓、冷卻后固化成型的。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廣西、湖南是廣東“外省人”最多的兩個省份。以各省戶籍人口相比,相當于廣西每8人、湖南每13人中就有1人在粵務工。

對于外地打工者而言,廣東的用工機會、工資水平比老家好得多,大量城中村也提供了低成本的居住場所。2007年,廣東首度超過河南,成為人口第一大省,并持續至今。

人口激增,一度成為廣東“棘手”的難題。

劉桂剛高中畢業后到東莞跟父母做生意,當時外來務工人員實在太多,“有些人經常會被查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