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090423)
村里壓根沒有專門的垃圾桶、垃圾車、垃圾場。村民現在還有水溝、魚塘、大渠可裝垃圾,若干年之后,是否要把垃圾倒進自留地、農田呢?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農村垃圾該怎么辦
◆回應“垃圾圍城圖破壁”(4月16日A5民生)
本文重點是在講大都市的垃圾,其實農村垃圾問題也亟待引起重視。
我外婆所在的湖南郴州一小村莊,垃圾亂倒現象非常嚴重:鄉道旁零散新建的房屋,一側的不遠處必定有一個垃圾堆。作為村集體所有的魚塘,因多年無人管 理,基本變成了魚塘周圍人家的垃圾場。本作灌溉水田用的大渠,現在幾乎成了全村的垃圾傾倒處。在枯水季節,可清楚地看到渠底有煤球渣、死雞鴨、銳器碎片、 白塑料袋等物。
不是村民沒有常識,而是村里壓根沒有專門的垃圾桶、垃圾車、垃圾場。村民現在還有水溝、魚塘、大渠可裝垃圾,若干年之后,是否要把垃圾倒進自留地、農田呢?
(廣州 亦風 法律工作者)
想上訪,標題黨
◆回應 “他向法院院長下決斗書后”(4月16日A8法治)
標題黨是指利用標題吸引眼球的行為,本以為這是無聊者的無賴之舉,近來看了彭北京的決斗書和王帥的相關新聞,才明白想干嚴肅如上訪這樣的事情,也務 必要做成標題黨,彭北京和王帥經歷類似,都是屢次上訪無果后在網上發帖,最終引起關注。而這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標題黨:彭北京用決斗的噱頭發訴訟之冤屈, 王帥是借抗旱之名爆亂征土地之實。試想如果兩人老老實實發帖,用如“郴州法院對我的不公判決”、“靈寶政府亂征土地”這樣的標題,估計早就淹沒在網絡上浩 如煙海的帖子中了。
標題黨的背后,藏著上訪者的血和淚。假如我們的上訪渠道通暢些,假如有關部門能“下訪”,親自走訪“上訪戶”,那也不至于逼得上訪者走向標題黨了。
(河北邯鄲 陳向民 銀行職員)
人權知識該怎么普及
◆回應“普及人權知識的幾種方法”(4月16日E30人權專欄)
我覺得,在軍營里也該大力普及人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