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2023年審計報告:移送重大問題線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
78戶企業或個人通過違規借用資質、偽造資料、圍標串標等方式,中標35 個縣的101個農村學生營養餐項目。
522個項目279.24億元債券募集資金當年即閑置或被挪用。
2戶企業通過股權代持、虛假合資等方式,幫助870戶民企掛靠為假國企。
責任編輯:張玥
對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將移交有關部門進一步查處。視覺中國/圖
審計被稱作“經濟體檢”,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侯凱6月25日上午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作《國務院關于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下稱“審計報告”)。
重點審計了稅務和海關部門組織財政收入、轉移支付和投資專項管理、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實、中央決算草案編制、地方債務管理等五方面情況。
常規審計方向還包括中央部門預算執行、重大項目和民生資金、國有資產管理等。
例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審計里,重點審計了13個省159個縣的231.37億元補助資金。審計部門發現,專項資金存在被挪用、擠占、串通套取等情況。
其中,66個縣將19億元用于償還政府債務、基層“三?!钡戎С?;41個縣和1533 所學校等通過壓低供餐標準、虛構采購業務等變相截留擠占2.7億元;5個縣教育部門與中標供應商合謀,通過供應商分紅、捐贈等方式套取4216萬元,用于發放福利等。
此外,25個縣通過違規直接指定、設置不合理條款等方式,確定52家供應商向2605所學校供餐。78戶企業或個人通過違規借用資質、偽造資料、圍標串標等方式,中標35個縣的101個營養餐項目。
一位在南方某省審計廳任職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審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