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女嬰遭投毒,網購鉈案追蹤
“危險化學品本身并不是洪水猛獸。那些藏在水底下的無序交易,才是罪惡之源?!?br />
我國?;纺夸浽?015年進行了大修,但修訂思路不是擴容而是減少。比如劇毒試劑總數從335種減少到148種,其中,含鉈劇毒化學品就從原先的7種減少到只剩硫酸鉈一種。
南方周末記者在暗訪中發現,雖然購買硫酸鉈之外的鉈化學品不需要資質,但由于網購鉈投毒新聞不斷,賣家和平臺方對購買鉈均“特殊關照”。
責任編輯:汪韜
朱令案之后,與鉈相關的投毒案并未絕跡。網購鉈投毒的新聞不斷。農健/圖
危險化學品硝酸鉈,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最終被投入一歲女嬰圓圓的奶粉中。網購下單者和投毒者,竟是圓圓的伯母李麗娟。
這是2021年發生在福建福州的一起投毒案。2023年9月,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李麗娟死刑。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法院支持賠償七十多萬元。據媒體報道,福建高院已于2024年4月二審,目前還未宣判。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一審判決書,30歲的李麗娟為爭奪財產,先后使用化學品X和硝酸鉈毒害自己的小叔子張亮和侄女圓圓,造成張亮死亡,剛滿一歲的圓圓癱瘓。(編者注:本文將化合物X名稱隱去,謹防效仿。)
X是一種藥物成分,但容易導致中毒。鉈是稀有金屬,可用于分析試劑、光導纖維材料等。公眾初次聽聞鉈可能是“朱令案”:1994年,清華大學學生朱令遭遇鉈投毒,2023年12月22日不幸去世。
全球約有6萬種化學品得到商業應用。其中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的被列為危險化學品(以下簡稱?;罚?,受到嚴格的監管。
而X未被列入我國《危險化學品目錄》,購買并無門檻。鉈化合物雖被列入?;?,銷售需要資質,甚至因“朱令案”而管得更嚴。但在本案中,從發貨到物流的多個環節層層失守,終釀成悲劇,暴露了化學品網購的漏洞。
初次投毒:?;纺夸浿?,可輕松購買
李麗娟投毒的動機,源于一家廢品店的歸屬。
根據一審判決書,這家廢品店位于福州市晉安區,平時由李麗娟的丈夫和公公經營,但公婆決定將店面分給小叔子張亮。心懷不滿的李麗娟意圖將張亮殺害,使自己丈夫繼承店面。
李麗娟1994年出生,無業,初中文化。她對有毒化學品的知識來自網絡。據她交代,自己刷抖音看到福建一起用鉈下毒的新聞,于是產生模仿的念頭。此外,警方也在其手機瀏覽器中發現了“兒媳是否能夠繼承遺產”等搜索記錄。
判決書顯示,李麗娟的兩種毒物都是從西安甲公司購買。2021年3月10日,李麗娟通過微信,向位于陜西西安的甲公司網購了X。
2021年3月中旬,收到貨幾天后,趁著張亮來廢品店吃飯,李麗娟將X投放到張亮的飯中。當天張亮出現嚴重腹瀉。2021年6月,張亮再次出現腹瀉、嘔吐,不久之后去世。
審訊中,李麗娟堅稱張亮死亡與自己投毒時隔久遠,沒有直接關系。但一份司法鑒定結果推翻了她的說辭:張亮留存血樣的毒物化驗結果顯示,他的血漿和血細胞中的X含量均已超過致死濃度,符合因急性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退而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