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一場準備了60年的閱兵

從無到有,從“黃水”到“綠水”,再向“藍水”進軍,為了這一天,人民海軍準備了整整一甲子。這是共和國60周年國慶大閱兵的第一樂章“和諧海洋”,也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次最大規模的軍艦閱兵。

責任編輯:鄧科 郭力

1950年,威海衛。人民海軍不到一歲,人民海軍剛上任的司令員肖勁光要視察劉公島,正向一位漁民借船。

那名漁民笑言:“你這個海軍司令還跟我借船呀。”

肖勁光卻語氣沉重,對隨行人員說:“記下來,1950年3月17日,海軍司令員肖勁光乘漁船視察劉公島!”

而今天,4月23日,山東青島奧運會帆船比賽中心海面,受檢閱的軍艦,隊列長達數海里。這是共和國60周年國慶大閱兵的第一樂章“和諧海洋”,也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次最大規模的軍艦閱兵。

21響禮炮,無疑宣示著人民海軍最根本性的變革。從無到有,從“黃水”到“綠水”,再向“藍水”進軍,為了這一天,人民海軍準備了整整一甲子。

 

中國制造

4月初,一艘新型海軍大型登陸艦駛出湛江軍港,載著數百名海軍陸戰隊員,一路北航,參加中國海上大閱兵。

作為一個聲名顯赫又異常特殊的兵種,海軍陸戰隊,是人民海軍的尖刀。

南方周末記者曾走進海軍陸戰隊營地,看著一群普通年輕人,經過每天 12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包括海上5000米游泳、武裝泅渡、武裝越野、登陸戰術等——之后,如何脫胎換骨。而現在,他們正在大閱兵的現場,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只有經歷這項特別的訓練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海軍陸戰隊員!它教會我們的不僅是技能,更是一種精神!”海軍陸戰隊某旅旅長陳昌鋒對本報記者說。

這支特種部隊,1980年5月5日在南海暴風雨中誕生,是海軍序列中最年輕的一支部隊。

海軍陸戰旅組建之初,沒有器材,沒有教案,他們就用木棍、黃泥做成導彈模型,用鐵皮敲成導彈地面設備,對著模型練習,因此被人冠以“棍子連”的雅號。

如今,中國海軍陸戰隊編有步兵、裝甲兵、偵察兵、防化兵、通訊兵、炮兵、工兵等等,幾乎囊括了所有兵種的裝備和技術,是諸兵種合成的能快速反應的兩棲作戰力量,也被譽為“軍中之軍&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