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老男孩在西北重生
“當我拍到第五十條,腦袋曬到脫皮,只想趕快拍完,但是狗狗不會有人的感覺,不會覺得辛苦、疲憊、煩躁,每一次表演都沒有在表演。對比之下,我想我這里要說什么、身體要做什么,都是雜念”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楊靜茹
不拍戲的日子,彭于晏與娛樂行業保持著距離。他幾乎不上綜藝節目或真人秀,作品宣傳期外很少見到他的身影。但這不影響他每天被無數網友在社交網絡上艾特。不時有網友曬彭于晏給自己帖子點贊、留言的記錄,內容從吃喝日常到慶祝生日。艾特彭于晏就像往網絡海洋扔進一個漂流瓶,帶著愿望漂向他的手機?;蛘吒穹懦鲆恢恍砒?,一時半會兒后它就可能銜著回信敲門,有時帶著一顆小紅心,有時是一句問候。憑借這些有分寸的在場感,彭于晏延續著在粉絲心中的形象——陽光、溫暖、體貼。
但在真實世界捕捉到彭于晏沒那么容易,除非起得夠早或睡得夠晚。拍完電影《狗陣》后,他領養了參與拍攝的三只小狗,一只是主角黑狗,他給它取名“小辛”,另兩只是影片中懷孕的狗生下的幼崽。在臺北,他常在早上6點或晚上11點后出門遛狗。不在臺北的日子,要么帶著家人環球旅行,要么泡在劇組與角色廝磨。
6月15日,《狗陣》上映,彭于晏難得地活躍于線下。此前,這部由他主演的管虎導演作品入圍第77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劇組因此奔赴戛納。首映式上,彭于晏第一次看到成片,放映不到十分鐘他就落淚了。與二郎相關的記憶迎面而來,在西北連綿山巒中,人和狗命運交錯,協力破陣,力道萬鈞。
影片中,彭于晏飾演的二郎少言寡語,在蒼涼大山和古舊小鎮與時間纏斗。二郎曾是小鎮馬戲團的明星,因過失殺人入獄。出獄后,他不得不重新經歷社會化的過程,那是2008年,迎接他的是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在宏大背景下,他游走于病重的父親、遠嫁的姐姐和陌生的人群之間,在與流浪黑狗的相處中互相救贖,重新上路。
最終,《狗陣》獲得“一種關注”大獎,小辛的表演獲得了狗狗金棕櫚評審團大獎。在官方拍攝的獲獎照片中,彭于晏摟著它的脖子,眼里陽光燦爛。他代替小辛發表獲獎感言:“我在殺青后收養了小辛,因為我無法想象和她說再見。我要謝謝小辛讓我和她一起分享舞臺,她要我替她說幾句話:‘……很高興在《狗陣》之后和爸爸一起過平靜的日子,我在戛納感受到很多的愛和贊美,我想以后或許我能拍出更多的電影,讓更多的人快樂。也許下一次,爸爸和我會一起走上戛納紅毯!’”
在戛納,一天三次遛狗成為彭于晏及其團隊的大事,幾乎每位成員都因此多看了好幾遍戛納的午后大海、熹微晨光和深沉夜色。時有戛納的游客偶遇彭于晏遛狗,幾次合照發布后,社交平臺出現了“戛納偶遇彭于晏攻略”。路人指著狗狗問他:“是辛苦的辛嗎?”他強調:“是辛德瑞拉的辛?!?/p>
戛納行程結束后,小辛和彭于晏的媽媽回臺北,他則到北京開始為電影宣傳。他的日程被活動和訪問排滿。過去,這類露面的留存成為他某個階段的人生記錄。他的形象因此以作品為單位定期更新。隨著近年有意無意的減產,更新間隔拉長,生活與戲劇的觸手也深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