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少年”會變成后選秀年代的男團替代品嗎?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靜茹
如果說去年的《種地吧·少年篇》第一季還被人質疑,當作奇觀,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已經完全成為熱門選手。熱門到在普通工作日早晨穿過北京長安街地下通道,都能在一眾牛馬面色的人群中看到一塊藍色背包掛件,寫著“后陡門58號”。
藍底白字,長方形門牌狀,其本體是《種地吧》拍攝地的鐵皮門牌。2022年11月,10個性格各異、經歷迥然的95后少年暫別他們陷入迷茫的演藝事業,來到杭州三墩鎮的后陡門58號,花了200天時間種地。他們要收水稻、種小麥,要養羊養雞鴨、搭棚種玫瑰、開塘下魚蝦。在此期間,他們自負盈虧,灰頭土臉,插科打諢,看得人好不開懷。第一季收官之后半年,年輕人又回到這里,“重操舊業”。
兩季《種地吧》都是不錯的下飯綜藝,用時興的話來講,兼具了“發瘋”和“治愈”。如今任何影視劇只需在其中一點上下足功夫就不愁沒市場,何況它渾然天成,成了多少人苦悶生活里的護身符。
在第二季開始前,節目組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