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損害大腦未來健康
大腦會以不同的方式適應社會環境中的逆境。童年經歷逆境的人,在隨后的歲月里會報告更多的抑郁和焦慮的癥狀,如果成年經歷較多的逆境,不僅抑郁和焦慮癥狀更多,老了以后還會有更多的認知損傷。
責任編輯:朱力遠
生活中一些較大挑戰所帶來的壓力,不僅讓人們三兩天內很難走出來,這些逆境還可能給人們此后的人生蒙上陰影,產生持續性的負面影響。
比如,對抑郁癥的研究表明,這種精神疾病是生理、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生活中經常遭遇較大的壓力事件,就可能增加此后患病的風險。
2023年,荷蘭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對百余名青年的大腦影像分析后發現,人生逆境會給大腦留下穩定而獨特的印記,廣泛地改變大腦形態。對個人來說,更大的腦體積收縮對未來的焦慮癥狀具有預測力。
悲傷的小男孩。研究表明,一個不幸的童年會加劇成年不幸的風險。視覺中國|圖
這一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的研究表明,大腦確實會以不同方式適應社會環境中的逆境,對個人而言,要想預測和理解精神病理,有必要考慮逆境給大腦神經所帶來的長期影響。
然而,沒有誰的一生都能一帆風順,即便有幸度過了足夠幸福的童年,成年后獨自面對人生挑戰時,也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過的坎。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不同人生階段里逆境的健康意義,可能關系著每一個人的精神健康。
持續的影響
最近,多國研究人員合作開展的一項臨床心理研究,就全面分析了童年和成年時遭遇逆境對人們精神和認知的影響。通過梳理二十多年的觀察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童年還是成年,曾經的逆境都不同程度地對大腦的健康狀態具有一定預測力。
具體來說,童年時經歷比較多逆境的人,在隨后的歲月里會報告有更多的抑郁和焦慮的癥狀,如果是成年時經歷比較多逆境,不僅抑郁和焦慮的癥狀更多,老了以后還會有更多的認知損傷。相關研究2024年5月發表在《臨床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比較少見地為全面解釋該類問題提供了證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