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生活欺騙不了你

我們并不是世界的觀察者或者客人,正是我們自己塑造了這個世界。

責任編輯:李屾淼

鮮紅標語一改往常的橫幅模樣,從天而降,垂掛于十幾米高的阿那亞藝術中心。來往的人們看清上面豎著排列的大字后,紛紛掏出手機拍下這既像是詢問又無需真的聽到回答的一句話:“假如生活欺騙了你?!?/p>

制作它的人是藝術家蔣志,他受邀來此開辦個人展覽,因此生出靈感,想到秦皇島黃金海岸的阿那亞,有歐洲小鎮、海風沙灘,來這里似乎就是要過一種與日常生活不一樣的生活;往深里探,則包含了他長久以來對這一名言的思考:“你是生活在其間的,你想想看。生活就是你自己過出來的生活,怎么會存在生活欺騙你呢?只有可能自己騙自己,沒有說生活欺騙你?!?/p>

中學時讀到這句話,他也不例外地感受到了安慰和鼓勵,“那時根本就沒有這么去想,覺得這句話好像完全沒問題?!倍嗄赀^去,年過半百的蔣志也不認為自己新的感悟就應被當作普世遵循的真理,“讀者或者觀眾,面對的并非一件不變的藝術品,所有的感受都是來源于自己的認知,而認知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強調,應該盡量去除‘觀眾’這一概念,因為它忽略了其實每個人都是作者。這也跟世界和我的關系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們并不是世界的觀察者或者客人,正是我們自己塑造了這個世界?!?/p>

“蔣志:生活”個展,阿那亞藝術中心(圖:在野照物所)

“蔣志:生活”個展,阿那亞藝術中心(圖:在野照物所)

疫情期間他辦過一個個展,名字就是呼應眾人習以為常的發問:“這個世界還能變好嗎?”而蔣志相信所有的環境都是大家一起造成的,因此他更想說的是——“這個我能變好嗎?”

他認可儒家文化中的“修身治家齊天下”,修身是首要任務,不能反過來。

“就像尼采‘命運之愛’的重要思想一樣,我并不主張直接地反抗現存的體系,我們是體系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意識不到這一點,認為現存體系是你外在的客觀存在,我們的反抗就可能會帶著自私、怨氣十足、惱怒暴虐,任何向外的以暴力推翻另一種暴力是我不主張的。我的觀點是,與其改變眼前,不如去改變眼前之前,更為迫切,去探索它的成因,其實這是去探索我們自身為何處在這種體系結構中的成因,去做出內在的改變。這一層面可以接近地表述為是我們的感覺生成的層面,只有在這個層面上的改變,才可能帶來比較徹底的改變?!?/p>

這一處世哲學落實到他的生活中,體現為從不催外賣或快遞、朋友中公認的好脾氣、做了一系列作品——直接以《歉意》為題。小孩要上學,點的菜還沒送到,飯也做不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