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嘩的雨季、騷動的六月丨南周文化榜
編者按:
電影:《走走停?!?br />
圖書(虛構類):《走仔》
圖書(非虛構類):《君幸食》
劇集:《聯結》
展覽:“壁上萬千——山西宋金壁畫中的眾生氣象”
推薦人:
梅雪風 影評人
張怡微 青年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盛韻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
沈大成 青年作家
王思渝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助理教授
責任編輯:劉悠翔
6月,梅雨季降臨江南,上海國際電影節好似踩準了梅雨的節奏,每年都在這個潮濕的季節開幕,總會讓奔忙趕場的影迷們淋上一場膠片雨。
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華語片入圍數量,比起往年顯得格外多。主競賽單元入圍了4部華語片、亞洲新人獎單元則入圍了6部——超過了該單元入圍總數的一半,據南方周末記者觀察,這些影片中沒有哪一部能夠成為這屆電影節上被觀眾熱議的焦點。
比起場內放映,場外的喧嘩顯得更有戲劇性,影評人西帕克觀察到:“今年上影節的感受就是,到哪兒都能聽到人吵架?!边@些爭吵多半爆發于對觀影秩序的不同理解,一些嚴守觀影秩序的觀眾不能忍受哪怕很小的“干擾”,社交網絡上將影迷站出來維護觀影秩序的行為稱為“出警”。南方周末記者親歷了其中一場吵架,土耳其電影《枯草》放映現場,一位女士首先“出警”,指責前排的女士頻繁使用手機,前排女士則解釋說,自己有急事,且已將屏幕亮度調到最低……雙方你來我往,直到影院工作人員將她們分開。
從全國范圍看,6月份端午檔期的電影票房比起往年大幅下降。據貓眼電影專業版,2024年端午檔(6月8日-6月10日),全國電影票房收入3.8億元,同比2023年下降57.7%,觀影人次為962.2萬,同比減少了57%。就半年票房來看,2023年上半年電影總票房為262.71億元,而2024年上半年的總票房為239.3億元,減少了8.9%。上影節新聞處的一位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上影節)票房收入,我們不太適合對外說?!?/p>
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的上海影城。視覺中國
面對國內電影市場的狀況,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新任會長賈樟柯于6月17日在上影節金爵電影論壇上直言不諱,指出了目前影院上座率低、出現大量空置等問題,他認為,影院應該獲得更充裕的片源,以盤活閑置銀幕。他給出的解決方案之一是“擴大國際片源供給”,即增加國外優秀影片的引進。賈樟柯在論壇上列舉了一組數據:2023年全國1.4萬家影院營業,共計8.6萬塊銀幕,全年放映電影509部;而同期日本全國僅3600塊銀幕,卻放映了1232部影片,影片上映數量與銀幕的比例遠高于中國內地。
此前6月2日,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山東煙臺舉行,賈樟柯當選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第七屆會長,李玉、陳思誠、鄭大圣、郭帆、管虎當選副會長,王紅衛當選秘書長,大鵬、文牧野、李?,B、忻鈺坤、張楊、路陽當選執委。第六代導演在這份名單中已經挑起了大梁,更多新生代導演如文牧野、李?,B等也嶄露頭角。
2024年6月,新當選中國電影導演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