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高考釘子戶”唐尚珺:高考之后,也要為生活尋找出路
他今年已35歲,還沒上大學,年齡就已壓線職場高齡分水嶺,讀完大學本科都39歲了,就業之路愈發窄。
責任編輯:辛省志
每年高考,幾個“高考釘子戶”都備受關注。其中就包括我的廣西老鄉唐尚珺。
唐尚珺,廣西上思偏僻山村青年,生于1989年,從2009年至2024年,他年年參加高考,凡16次。其間,他也考過幾次600以上的高分,并被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錄取,但最終都放棄就讀,繼續高考。
一個高考考生,考上名校仍選擇復讀。這種克制的延遲滿足,頗類劉邦先項羽入咸陽,卻還軍霸上,“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好”。他們的志向,一定都不小。
但他今年已35歲,還沒上大學,年齡就已壓線職場高齡分水嶺,讀完大學本科都39歲了,這樣的人生,會有怎樣的出路?
聊出路之前,我們先看他怎么走上這條路。
唐尚珺的老家上思縣地處中越邊境,隸屬防城港市,距首府南寧100多公里,離防城港市約80公里。這是從兩市經高速公路駕車到上思縣城的距離,唐尚珺家在十萬大山深處的平福鄉公安村,到上思縣城還有70多公里,現在的鄉村公路仍彎彎拐拐。這樣的環境,在20世紀90年代,普遍落后而閉塞,也就難怪有人考上清華大學,衣錦還鄉還幫村里修路的故事,通過同村父輩講述給唐尚珺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