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6年就拿博士,哈工大縮短學程新舉措

“尖班”采取學生自主報名的模式,但選拔與退出均由院士導師考核。

學院行政老師將五十多名報名學生的名單交給對應的11位院士,經過考核,最終有8位院士選出29名學生。也就是說,有3位院士一名學生都沒有選。

責任編輯:錢煒

2024年6月2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內,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穿著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拍照留念。(人民視覺/圖)

2024年6月2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內,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穿著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拍照留念。(人民視覺/圖)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出臺的一份名為《關于選拔與培養新時代頂尖創新人才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引發關注。文件中提到,該校要新設立院士擔任導師的頂尖創新人才班(簡稱“尖班”),探索6至7年內完成本博貫通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關于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各校其實早有探索。比如清華大學的“姚班”“錢班”、中科大的“華羅庚數學科技英才班”、同濟大學的“國豪精英班”……而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此前已有院士特色班和未來技術拔尖班,但它們的特殊之處更多在于導師制、書院制、交叉學科培養等資源傾斜,即使本博貫通培養,從本科到博士畢業最快也需要8年,而“尖班”明確表明探索6至7年內本博貫通,是目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年限最短的。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國內高校中,從本科到博士平均所需的攻讀時間在8年左右,哈工大此舉也是首次將這一學程壓縮到最短。

對此,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雖然也有人批評近年高校各種“拔尖班”是學校吸引優秀生源的一個手段,但社會應該尊重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上的不同探索模式,無論如何,這都是對國家戰略人才需要的一個積極回應。

“一生一策”

哈工大出臺的該文件表明,“尖班”學生將從該校未來技術學院遴選,實行動態進出機制,后續將隨著探索深化,逐漸擴大遴選范圍。

實際上,哈爾濱工業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創辦于2022年6月,是全國首批12個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