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屏短?。赫驹陲L口野蠻生長

2023年被從業者稱為“付費短劇元年”,短劇領域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伴隨著眾多評價參差不齊的作品問世,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使得短劇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正如娛樂產業中任何新興趨勢一樣,短劇在發展過程中也經歷了曲折,表面繁榮掩蓋不了題材重復、侵犯版權和內容低俗等問題。不過野蠻生長中的短劇行業也在不斷進行自我革新和調整,逐步從無序粗放走向規范專業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浙江金華

責任編輯:陳雅峰

2024年3月14日,浙江金華,微短劇劇組在橫店影視城拍攝古裝主題短劇(視覺中國/圖)

“短劇是純粹讓人開心的”

“你既然要入局,你就要清楚短劇在影視作品里的位置是什么,對于觀眾的意義是什么——短劇是純粹讓人開心的,日子已經夠苦了,我為什么還要在短劇里難受?”

這是陳珂在個人社交賬號上分享的一段短劇劇本創作心得。她之前從事廣告投流服務,很自然就接觸到了短劇這一新的娛樂類目。2023年8月,她開始對爆款短劇進行內容分析,12月進入短劇編劇行業。陳珂討論的短劇指的是在小程序平臺上播放的豎屏短劇,單集時長在1分鐘左右,總集數在30至100集不等。

陳珂見過很多“失敗”的劇本,原因各異——“題材不好拍”“場景調度不好”“太現實主義了”。除卻對拍攝成本的把控,在她看來,失敗的短劇劇本沒有抓住消費者的需求。有別于由播放平臺和廣告商付費的傳統電視劇,“短劇是C端(消費者)付費,是商品化的,短劇的開發要用產品思維,底層邏輯是抓住用戶的好奇心和代入感?!?/p>

研發過程中,首要的不是創作,而是分析目標用戶,“例如女頻,主要的充值用戶年齡段是30至50歲,關注的話題是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庇械膭”驹趯懽髦跤心康牡財U大觀眾,陳珂以2024年年初爆火的《我在80年代當后媽》舉例,這部劇的女主角設定為大學生,臺詞吸收了很多網絡爆梗,抓住了年輕群體的喜好。

短劇有明確的類型劃分,男頻、女頻,分別針對男性觀眾和女性觀眾。陳珂說:“男頻的爽點一般是男性掌握權力,女頻的爽點一般是有更好的老公、有關心自己的哥哥,依靠另外的男性去實現價值,很多獨立女性不喜歡這樣的設定,但市場喜歡?!彼c有一套慣常的表現方式,動作上有扇耳光、下跪、辱罵,在情節上則是劇情反轉、身份逆襲,而在人物設定上,頻繁出現的“總裁”“夫人”“戰神”暴露出人心的渴望與焦慮。

“大家追求‘爽’,現實生活中實現不了的事情能在短劇里找到輸出口?!标愮鎸Υ吮硎纠斫?,為了引出爽點,短劇劇本還必須有足夠多的沖突,業內的說法是“下鉤子”,“讓用戶想知道結果,想看接下來的反轉?!闭縿∮衅鸪修D合的鉤子,每一節劇情有鉤子,甚至每一集的結尾也有鉤子,大大小小的鉤子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最具沖突和懸念的地方便是這部劇的付費點,“到了10集、30集的時候差不多要有付費的節奏,短劇劇本寫起來是有公式和套路的?!?/p>

為了將追逐爽點發揮到極致,一些短劇作品在創作上背離了社會主流觀念,引發監管部門關注和重視。2022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線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的微短劇25300部。

2023年11月,廣電總局再次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隨后抖音、快手、微信等多個平臺發布違規微短劇類小程序的專項治理公告,微信的重點治理題材包括離奇夸張(一夜暴富、天賦異能、速成神功)和不良價值導向(不正當男女關系、非主流婚戀觀)等。

大量內容不規范的短劇遭到下架,并且自2024年6月1日起,未經審核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一方面整治“三俗”,另一方面鼓勵發展。2024年1月廣電總局發布了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根據這一計劃,2024年要創作100部優質微短劇,推動一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