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車拉完煤制油直接裝食用油:“公開的秘密”到底有多公開?丨快評
這起事件揭示了食品安全領域里的一大問題,性質與后果均相當嚴重。主管部門與公檢法應介入調查,徹查這個行業中所謂的“公開的秘密”,回應社會大眾的關切。同時,有必要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保障,從立法與監管上防微杜漸,讓有毒的煤制油遠離千家萬戶的餐桌。
責任編輯:陳斌
2024年7月7日,中儲糧集團發文,稱將“全面嚴格排查出入庫等環節使用的運輸工具是否符合要求”,對于違反規定的運輸單位與承運車輛將“立即依法終止運輸合作并列入集團公司服務采購‘黑名單’”。
中儲糧的這番表態,是對幾天之前罐車運輸“油罐混用”的報道的回應?!缎戮﹫蟆?月2日報道,國內許多普貨罐車“既承接糖漿、大豆油等可食用液體,也運送煤制油等化工類液體”。而為了節省開支,不少罐車在換貨運輸時并不清洗罐體,一些食用油廠家也不嚴格把關,沒有依照規定去檢查罐內是否潔凈,造成食用油被殘留的化工液體污染。
縱觀報道中反映的情況,“運輸煤制油到沿海地區,返程再運輸食用油”“做不到專車專用”“為節省成本不清洗罐體”“食用油廠家驗罐不嚴格”成為幾大問題,乃至于“貼上食用油貼紙”“用老照片應付”就可以蒙混過關,“油罐混用”的問題無人在意也無人負責,長距離運輸“幾乎屬于無監管狀態”。從《新京報》刊發報道到中儲糧集團的公開回應,事件持續引發輿論關注,也有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