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徐州看東坡:一個勞苦功高的逍遙派
踏上仕途就意味著東漂西泊,說起來蘇軾已經見慣離別。但徐州人跟他的情感聯結尤其密實,他們一起捍衛過這座古城,可謂生死之交。
官員離任,往往有例行的送別儀式。然而,應付場面與發自肺腑,卻是一眼就看得清楚。百姓如此難舍難分、由衷愛戴,實在是為官一任所能獲得的最高獎賞。蘇軾也很動容:“暫別還復見,依然有馀情”。
責任編輯:楊嘉敏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
燕子樓中,住過一位聰慧、專情的麗人。
白居易的三首《燕子樓》絕句,最早讓她廣為人知。白居易的詩序說:張尚書(張愔,當過徐州刺史、工部尚書)的愛妓盼盼(或作眄眄)“善歌舞,雅多風態”,我當校書郎時去徐州,張尚書盛情款待,酒酣時讓盼盼歌舞助興。那天十分歡快,我贈詩夸她,算來一別已經十二年。昨天張繪之來訪,示以新詩《燕子樓》,為盼盼而作,詞句婉麗。張尚書去世后歸葬洛陽,彭城(徐州)張氏舊宅有小樓燕子樓,“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余年,幽獨塊然,于今尚在?!蔽蚁矚g繪之的詩,感懷彭城舊游,也以此題寫下三首。
白居易、張繪之的詩,都強調盼盼思舊愛、守殘燈的多情與孤寂。
兩百多年后,蘇軾也來到燕子樓。
他的《永遇樂》詞序有幾個版本,其一是“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更多學者則偏向于王文誥《蘇詩總案》的寫法:“戊午十月,夢登燕子樓。翌日,往尋其地,作《永遇樂》詞?!蓖砬逶~人鄭文焯的《手批東坡樂府》很嫌棄前者:“燕子樓未必可宿,盼盼更何必入夢?東坡居士斷不作此癡人說夢之題,亟宜改正?!?/p>
這就未免武斷了。從詞意上看,蘇軾真的夢見盼盼了,也像是宿于燕子樓呢?!凹嵢缛?,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币股钊遂o,詩人驚夢,游園,尋夢,在清寂的月色下,思緒漫無邊際。不覺想起自己天涯倦客、望斷故園的飄忽之身,隨即生出“古今如夢”的虛無、蕭索之感。
徐州時期,蘇軾的文學聲望已經如火如荼。詩人秦觀拜謁他后,表示“我獨不愿萬戶侯,惟愿一識蘇徐州”。蘇軾的詩詞經常不脛而走,《永遇樂》也為人喜愛,為燕子樓成為天下名樓,推波助瀾。
燕子樓 攝影 盧向前
燕子樓曾經無數次重建,樓址也幾度變化,1985年再建于王陵路云龍公園。
走進公園大門,就看見水波粼粼,湖對岸不遠處聳立著電視塔。經過一排石墩橋,抵達湖心島知春島,小徑旁的臥石上是蘇軾畫像與《永遇樂》詞。
燕子樓為雙層,前后臨水,白墻黑瓦很鮮明。幾重翹腳輕盈靈巧,真的像凌空展翅的燕子。樓側一列花廊上纏繞著木香花,隨著風起風歇,香味時濃時淡。
燕子樓雙門緊閉,無法進入,不知樓中有否新燕棲息?墻上有盼盼畫像的碑刻;一個碩大鏡框內是雍容的正楷,雙鉤摹臨“燕子樓”,落款“秣陵解元”,上款“萬歷癸巳季春吉旦”的“萬”字已經不存??磥碓⒂谌f歷二十一年(1593)三月初一重建燕子樓時。從樓旁的簡介得知,此碑與清末《重修燕子樓記》碑以及明清詩人題燕子樓的詩碑,都存在樓中。
燕子樓側長廊的盡頭,一尊漢白玉塑像背水而立。盼盼頭頂碩大的荷花,低頭微笑,笑中摻雜一絲愁怨。她體型微胖,符合唐代的審美??墒巧駪B過于老成持重,雖然面相賢良,到底顯得有點憨拙。當年白居易在徐州形容盼盼:“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焙蔚葖汕螊趁??也可能,塑像表現的是盼盼深居簡出十多年后的心如止水吧。
在燕子樓邊吊古傷今、徘徊惆悵的蘇軾,是閑適、敏感也消極的文士?!把嘧訕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歷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