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靜靜開:與謝蕪村俳意筆記(下)| 最深之水
芭蕉的自我放逐浪跡天涯,一茶的困苦潦倒生計不濟。相比之下,大部分時間生活在京都的與謝,優哉游哉,寄情于煙花柳巷,在京都祇園浪出浪進。這樣的一個人,會在冬天看到人生的深淵色。
責任編輯:邢人儼
與謝蕪村的南畫代表作,一幅以繡球與杜鵑為主題的畫作,現藏于日本愛知縣美術館。資料圖
精細也是蕪村俳句的一個特點。擴展于外者,謂之復雜,詳盡于內者,謂之精細。這句話也是子規總結的。他真是一個太棒的理論家了,可惜英年早逝。子規對芭蕉有偏見,總是抑中有貶,這是不公允的。這也是當年年輕的子規急于推翻已被完全偶像化的芭蕉,所采取的理論策略。從這一點上講,對于子規的早逝更為痛心,如果他能長壽,去除了青年的火氣,精心品茗芭蕉,估計后人能讀到他對芭蕉更為妥帖的精讀分析,想必非常精彩。子規舉例說蕪村之精細的一個例子,是一個動詞的運用,“雨后積水的庭院,山茶花凋落,沒入,寂寥無限。”沒入一詞,是一個緩慢的動態描述,相當精妙。
正岡子規說,“一年四季,春夏積極而秋冬消極,蕪村最愛夏季,吟詠夏季的俳句也最多,其佳句也多集中在春夏二季?!?/p>
牡丹在俳句中是夏季季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