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打破頭想進高校,但大學教師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光鮮

一些青年教師焦慮的源頭,在于想成為“帽子人才”,或者需要有“大樹”罩著。而依靠“大樹”,也意味著部分學術自主權的讓渡。

那些既不追求“帽子”,也不依靠“大樹”的教師,也面臨職稱晉升、經費等各種壓力。

責任編輯:辛省志

暑假來臨,網絡上照例又會有一波羨慕大學教師的帖子。

不少人以為大學教師不用坐班,還有寒暑假,輕松自在。還有的教師為了鼓勵研究生“出活”,就給他們規劃了一條發表論文、進高校任教的“金光大道”。的確,很多青年人打破頭想進高校。但總體上,如今大學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一些青年教師焦慮的源頭,在于想成為“帽子人才”(擁有學術頭銜)。于是,他們一方面逼著自己和研究生拼命地做研究、“憋大招”,企圖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另一方面,他們被動或者主動地參加學術界的“社交”活動,比如頻繁外出開會“混個臉熟”、到外單位給專家“匯報工作”、請外單位專家過來參加博士論文答辯、組織學術會議。

學術界有一些隱蔽的利益交換。比如,有的人擔任國際期刊編輯,收到某些同行的稿件,能給予“VIP處理”,就是把稿子送給同行的朋友或者友好的審稿人審稿。編輯甚至在審稿人建議“槍斃稿件”之后,還是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