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敬:百億身價又創業,創業為什么讓人這么上癮?
海拔從2700米一直下降到1000多米,溫度也從10攝氏度飆升到29攝氏度,空氣逐漸變得濡濕,眼前的光景有些復雜,一邊是熱帶的芭蕉和桫欏,向公路橫七豎八伸出些樹葉枝杈,再往遠處看去,是云霧中透出的皚皚雪山。昌敬知道,快到墨脫了。
在西藏,墨脫公路被稱為“真正的天路”,也被無數越野愛好者稱為“中國越野終極之路”。對于昌敬來說,越野并不是件新鮮事。早在十年前,他就踏上了越野之路,發動越野車,輪胎蹭過路面發出突突的聲音,是昌敬最熟悉的記憶,這預示著又一次冒險的開始。像所有的越野愛好者一樣,青藏高原是昌敬理想的自駕地,但這次對“世界第三極”的沖擊則與以往不同,這次,他開的是自己親手打造的車。
這已是昌敬第三次創業。在創辦極石汽車之前,昌敬分別在移動互聯時代和智能家居時代早期創辦了魔圖精靈和石頭科技,其中魔圖精靈被百度以1200萬美元的天價收購,而石頭科技則用6年的時間完成了上市。而在實現財富自由后,壓上個人聲譽的第三次創業,也正是昌敬此刻正在沖刺的“人生第三極”。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潮頭
昌敬的運氣常常讓身邊人嫉妒,眾多機會和誘惑面前,他總能選到最好的那個方向。
2005年,昌敬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系,同學們大多都在南方發展。作為改革開放的潮頭,彼時南方的機會更多,對于這所本土的南方名校的認可度也更高。原本希望在廣東工作的昌敬,卻跟隨女友的步伐來到了北京。此時,移動互聯網的苗頭開始出現,很多后來偉大的公司還尚在萌芽之中。
初到北京,昌敬入職了一家做瀏覽器的初創團隊。剛加入時,團隊只有兩名員工,辦公室的面積不到40平,沒有窗戶,白天也要開燈。對此,昌敬并不失落,反而隱隱覺得屬于移動瀏覽器的時代或許即將來臨。昌敬的判斷沒有錯,這家公司就是后來的北京遨游天下,一年多后,遨游天下從一家辦公室面積不足40平的小公司,快速成長為占據中國互聯網入口20%份額的瀏覽器巨頭,這也是昌敬第一次憑借自己的嗅覺追逐到了時代的浪潮。而憑借這個漂亮的履歷,昌敬也加入了微軟亞洲研究院,這個當時中國所有程序員心目中的最高殿堂。
2010年左右,移動互聯進入全面爆發前夜,昌敬再次感受到了時代的脈動,他下定決心和朋友一起創業。摸不準方向,他就列了一張表,上面密密麻麻寫了100多個創業方向,五花八門,有GPS,還有語音識別等,但大方向很堅定,“一定要做一個手機獨有的方向”。一百多個創業方向,挨個分析,一個個排除,最終敲定了圖像識別,后來魔圖精靈誕生,而僅在一年之后,百度便出資1200萬美元收購了魔圖精靈。
實際上,魔圖精靈只能算昌敬冒險的“新手村”,2014年,憑借魔圖精靈的成功,有無數投資人找到昌敬,直言“只要你做APP,我一定盲投”,但昌敬卻看到了智能家居浪潮的到來,選擇“裸跳”到軟硬件結合領域,創業做掃地機器人。2020年,成立僅6年后石頭科技成功上市,昌敬也一躍成為身價百億的超級富豪。
與其說是一次膽大的冒險,不如說是對時代浪潮清晰的洞察讓他變得果敢。而正是這種洞察與勇氣,讓他一次次穩穩地踏在了潮流之上。
后來昌敬在接受采訪時也曾透露,當時之所以成立魔圖,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判斷移動互聯時代至少會帶來GPS、語音和拍照等幾個大方面的機會,而GPS和語音均已有巨頭布局,唯獨圖像處理方向有更大的成功幾率。而后來他創辦石頭科技,也是看到了智能家居時代浪潮的到來,而當時掃地機的體驗非常不完善,巨大用戶需求和體驗落差間隱藏了廣闊的市場。
所謂的冒險者,一開始就是洞悉時代脈搏的逐浪人。
看輕得失卻往往更好得
石頭科技選擇的是一個小家電的賽道,卻有科技公司的屬性。
“唯快不破”這個幾乎是中國所有科技和互聯網公司都信奉的信條,一開始也影響著石頭科技。在創業的初期,不斷燒錢的時候,大家都很焦慮,都希望能夠快速拿出一個產品來讓自己松一口氣,也對投資者有所交代。
但石頭卻顯得另類,從用一款demo拿下小米系3000萬美元的投資,到第一款產品真正推出,大概用了三年。在石頭內部,第一款產品的架構推倒重來了三次,最終的成品才讓團隊所有人滿意。而到了量產階段,恰好趕上了北京大雨,空氣太潮濕導致刮條變形,那批掃地機器人在工作時會發出噠噠噠的聲音,昌敬決定,已經生產好的5000臺掃地機器人全部返工,重新投產后才得以面世。
接近三年才將第一款產品送上市,昌敬也有了“遲到大師”的稱號。產品沒能上線的日子里,昌敬用自己的定力和耐心不斷地安撫工程師們,好在公司堅持到了在燒完錢的前一刻推出產品。這些遲到的產品上市之后在年輕人群體中迅速走紅。耐心打磨產品,對其他的事別太著急,也成為了這家新公司上下最強大的信念。不久之前,第三方國際市場機構宣布石頭掃地機器人2023年在全球銷售額第一。十年時間,從零開始長成了全球的巨頭。
今天企業管理理論中最流行的長期主義,在昌敬看來其實就是這種耐心和專注??赡懿粫腥讼氲?,作為一家一線科技大廠,石頭科技內部依舊沒有KPI。昌敬說,不希望大家為了完成KPI,變得短視和急功近利。一個最有趣的事,618與雙十一,是科技類消費品牌最熱鬧的節日,大家會主動發出不同維度的“戰報”去證明自己的實力。但是電商渠道起家的石頭從成立之時,就沒發過一份戰報。在石頭內部這種短期的業績也并不是會被鼓勵的事情,為了一份好看的“戰報”,品牌方大幅讓利會擠壓大促前后的銷量,其實是一種透支。而石頭的產品卻長期以來高度穩定,結果更加讓消費者放心。
理科生的昌敬不太善于文字性的總結,但是在多年思考之后,他將自己最大的體會總結成了一句話“重是非輕得失”作為公司的價值觀,張貼在電梯里。重是非,意味著要找到正確的方向、正確的事,輕得失是說不要太計較一時的得失,要用長期主義去思考問題。這種謹慎和耐心讓公司失去了很多賺快錢的機會,但是卻讓公司一直穩穩地往前走。在科技公司在為自己的產品還不夠多,不夠全而極度焦慮之時,石頭的產品一直不多,在同行業顯得另類。而這家另類的公司,今年一季度,石頭營收18.41億元,增長58.69%,歸母凈利潤接近4億,同比差不多翻倍,在今天的消費環境下這一業績也算是另類。
駛向第三極
昌敬造車夢的種子很早之前就已被埋下。
2012年,是昌敬打開越野賽道的起始,那時他租了一輛陸地巡洋艦自駕進藏,聽著陸地巡洋艦啟動時的聲浪,昌敬駛向了世界第三極。但是作為一個越野發燒友、一個天才般的產品經理,昌敬意識到此時市面上沒有一臺車可以滿足家庭越野出行的需求,看似已經進入紅海廝殺階段的新能源賽道仍然有體驗空缺的藍海市場。
決定造車時的昌敬,耳邊似乎也響起了越野車發動的轟鳴聲,駛向創業的第三極。2020年底,昌敬和威馬汽車CTO閆楓在咖啡廳聊天時兩人一拍即合,幾乎當即就決定合伙造車。
盡管已經身價百億,昌敬的創業熱情似乎毫無衰減,只是更多了從容和經驗?!皠摌I確實需要很大的激情,沒有激情的人很難開始創業,很多人創業成功之后可能很快會丟掉這份激情?!辈凑f,不過好在80后的昌敬尚處于人生的黃金年代,他的熱情還在。
昌敬說,他的熱情在于不斷地創造出好的產品,用這些產品來影響和改變別人的生活,這樣能讓他更好地感受生命的意義。作為一名資深的創業者,創業在昌敬的眼中,也成為一件更簡單和純粹的問題。他把創業分成兩個階段,一是從零到一,一是從一到n。從零開始的階段要找到一個存在機會并且適合自己的賽道,迅速走上牌桌,而從一到n則要處理更多維度復雜的事件,讓公司成為一個“六面體戰士”,沒有死穴,這是一件更難的事。
好在學霸昌敬習慣解題,善于解題,創業路對他而言無非是解出一個個難題,并持續學習找到更優解的能力。造車之后,昌敬從一個玩車的人,變成了一個懂得汽車所有原理的工程師,這對他來說只是開胃菜。更難的挑戰在于突破自己,走出舒適區。社恐的昌敬變成了網紅昌敬、日更博主,伴隨著自媒體上的唱衰和質疑聲,昌敬越發成熟和淡定。
“我不知道造車最后的結果是怎樣,但是我們會全力以赴地往前走,我相信如果真的做得夠好,產品能打動用戶,我們有很大的機會能成?!辈凑f。
明知不可為而敢為,這種勇氣或許是創業者的第一課。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