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Vs“飛行汽車”:哪一個才是你所期待的未來?丨快評
對于安全問題,北京目前正在征求意見的條例提及“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或是一個根本性的解決方案,把目前的道路進行智能化改造,實體的路與虛擬的云合二為一,形成一個智能化的路網系統,無人駕駛汽車運行在其上,可以實時與這一系統無間斷聯絡,這樣無人駕駛汽車能夠除了靠自己的攝像頭與傳感器攝入信息之外,還包含來自路云系統的信息,兩種來源的信息互相校準與整合,看得清、看得準又看得遠,安全性就會大大提升。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北京市公布《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該條例提及:本市新建、改建、擴建道路,應當為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預留空間(第14條);自動駕駛汽車“可以開展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示范運營、道路運輸服務試點等創新活動”,可用于“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出租汽車客運(網約車)、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等場景。
目前,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累計為31家測試車企發放了道路測試的牌照,自動駕駛測試的里程超過2800萬公里,年內將實現全市600平方公里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全覆蓋。
在上海新近召開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小馬易行科技、百度智行科技、賽可智能科技等企業,獲得上海市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許可,成為首批獲此資格的企業。小馬智行科技宣布,上海市民將能通過其手機應用預約乘坐無駕駛員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覆蓋浦東205公里的路線。
6月初,工信部網站發布《四部門有序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的通知,公布9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分別是比亞迪、蔚來、長安、廣汽、上汽、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