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富 | 《莫礪鋒演講錄》讀后

提要:記得程先生為本科生上《歷代詩選》課,我們三位研究生也去旁聽了,期末課程考試題目就是要學生們找《古詩今選》(征求意見稿)的錯誤,這樣既讓每位學生將《古詩今選》認真讀了一遍,又確實發現了不少問題,大大提高了《古詩今選》的質量。

責任編輯:劉小磊

莫礪鋒教授。

老同學送我一本《莫礪鋒演講錄》(人民文學出版社,2024),我已退休多年,想補補課,便將其讀了一遍。改革開放以來,不少學者在弘揚與普及我國傳統文化方面,做了不懈努力,也結出了豐碩成果。就宣講唐宋詩詞而言,莫礪鋒無疑是個代表人物。他已出版了《莫礪鋒詩話》《漫話東坡》《詩意人生》《莫礪鋒說唐詩》《莫礪鋒說白居易》《莫礪鋒講唐詩課》等普及讀物。莫礪鋒說過:“如果唐詩宋詞是一座氣象萬千的名山,我愿當一位站在山口的導游?!?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 Kaiti SC, STKaiti;">(《莫礪鋒演講錄》322頁,以下僅注頁碼)本文僅就《莫礪鋒演講錄》談幾點讀后感。

一、選題精當而有特色

參加學術會議,圍繞一個中心議題,與會者選準一個切入點并不容易。莫礪鋒在選題方面,往往能別開生面,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他2017年11月25日在武漢大學參加“紀念劉永濟先生誕辰130周年學術報告會暨《劉永濟評傳》出版座談會”的發言就是一例。劉永濟是武漢大學中文系一級教授,武大師生對其學術成就當然非常熟悉,很難講出新意。莫礪鋒演講的題目《緬懷老師的老師》就非常好。從學歷看,劉永濟與程千帆并無師生關系,莫礪鋒稱劉永濟是自己老師的老師,自然會引起與會者的關注。從經歷上看,劉永濟與程千帆雖非師生確又勝似師生。作者所引程千帆《憶劉永濟先生》一文就足以說明這一點。1941年,程千帆夫婦與劉先生在四川樂山“學地頭”結鄰而居,每天清晨都能聽到劉先生的讀書聲,此時劉先生已55歲,而程先生當時還不到30歲,他感到“這聲音像警鐘一樣激發著我和祖棻少年好學的心,使我們一點也不敢松懈”。程千帆對劉永濟的學問非常欽佩,經常拜訪劉先生,還將自己和祖棻的一些習作呈請批改。后來劉先生推薦程千帆到武漢大學中文系任教,這是他到大學教書的開始。當時程千帆只有28歲,劉先生怕他不能勝任,特地在隔壁教室旁聽程千帆上課,聽了一個星期,才算放了心。程先生之后聽劉師母偶然談起此事深受感動,表示“對待自己的學生,也總想以先生為榜樣去做,雖然還差得遠”。(75頁)程先生在文中引了劉永濟研究生馬昌松的一段回憶錄:“我們寫的讀書筆記,先生都詳加批閱,連錯別字也一一改正。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他即使臥病,到了該上課的時候,也仍然躺在藤椅上照常講課?!?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 Kaiti SC, STKaiti;">(70頁)劉先生為培養學生嘔心瀝血的精神與工作態度,程先生不折不扣地傳承了下來,他對我們的讀書筆記與習作無不精批細改,連一個錯別字都不放過。程先生在生病住院期間,也照常改我們的論文。程先生晚年常說“所為不及其所欲為”。他在《勞生志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