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與兒孫換米吃 | 學術邊上
董元度“書無印記,硯無銘識”,對于藏書藏物抱持了一種徹底的“云煙過眼”心態,確是很高明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江標日記》,黃政整理,鳳凰出版社,2019。
自來收藏古書古物者,總指望子孫能承其遺志,世守不失。針對這種心理,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里有個對話:“余嘗與董曲江言:‘大地山河,佛氏尚以為泡影,區區者復何足云?我百年后,儻圖書器玩散落人間,使賞鑒家指點摩挲,曰此紀曉嵐故物,是亦佳話,何所恨哉!’曲江曰:‘君作是言,名心尚在。余則謂消閑遣日,不能不借此自娛。至我已弗存,其他何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